新闻中心 >> 要闻
服装业四大“集体病症”
2007年11月21日 来源: 服装界  
 

    渠道不畅:渠道利益需重新分配  
 
  服装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两个问题,其一:渠道回款慢,甚至拖欠;其二,代理商开拓市场不积极,加盟商开店不积极。  

  原因在哪儿?不是企业没有催款,不是没有给政策,但是,渠道为什么老动不起来呢?关键原因在于,渠道利益分配不公。  

  渠道利益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服装企业一般是现款拿货,企业不存货;加盟商呢,也是现款从代理商处拿货,但加盟商会根据市场情况来进货,所以其存货压力小;这样,整条营销链上的存货的压力,主要都集中在代理商(省代、市代)身上。  

  另外,企业赚的利润是出厂价减去成本的剩余部分;加盟商赚的是零售价减去从代理商处的批发价的剩余部分;代理商则主要赚的是批发价减去出厂价的剩余部分。三者相比,代理商的利润最薄。  

  这样就造成一个结局,省代/市代的利润最薄,但风险最大。企业和加盟商利润最厚,但风险却相对最小。  

  当一个品牌在快速成长阶段时,代理商还能依靠企业的成长速度而赚到钱;当品牌成长缓慢或止步不前的时候,代理商就会丧失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所以,服装品牌的渠道不畅,关键就堵塞在代理商环节,而不在终端环节。  

  渠道问题的关键在于代理商没有拓展积极性,没有积极性的关键在于代理商的利益问题;代理商嫌利益少,就会对上敷衍,不积极开拓市场,对下挤压利润,加盟商就得不到代理商的支持。  

  所以,渠道成员的价值重新评估,应该是服装企业未来精细化、精益化营销的重要工作,如何唤醒代理商和厂家共同发展、共谋未来,将是行业的新热点,靠短期的小恩小惠不再适应未来的市场变化了,合作共赢、优势资源互补将是双方合作的价值基点,厂家将会对所有的渠道成员进行评估,设计理想的共赢模式,只有厂商互动,共同投入才可能实现品牌的快速成长,从而实现真正的共赢共荣。

  销量低下:终端突破是关键  
 
  建立专卖店,走特许加盟是许多服装企业渠道扩张的主流道路。   

  当各个服装企业专卖店数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单店的质量。服装企业渠道建立的先后秩序基本都沿着:先数量后质量的方式来发展。但是,现在看来,各服装单店质量大多并不乐观。  

  中国的服装品牌,单店月销量达到100万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多的服装专卖店,其年销售额都在十万到几十万之间徘徊。   

  而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就看出了我们单店效益是多么低下了:   

  2007年2月24日,西班牙时装巨头Inditex公司在上海南京西路的Zara时装品牌专卖店开张,ZARA在上海专卖店一天的销售额高达80万元,相当于80个中国服装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  

  4月12日,另一家瑞典时装零售巨头H&M品牌专卖店正式在上海淮海路开业,据H&M宣称,其单店营业额单日最高已经达到200万元,相当于200个中国服装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  

  除此之外,国内服装品牌不单是单店销售额低下,包括终端导购、终端服务、终端管理等各方面,都与国外品牌存在巨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加强终端营销工作,提升单店业绩,是国内服装企业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恰恰又是国内服装企业的最大短板。  

  产品设计不足,还可以依靠模仿;品牌内涵空虚,还可以依靠多打广告提升知名度弥补;渠道利润不足,可以通过政策让利解决。而终端业绩提升呢,怎么办?国内大多企业还没有有力的营销方法和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部分企业的终端营销还简单地停留在专卖店VI、陈列和几个手册上,还处在一个浅层次终端营销策略上,深入的终端策略如终端拦截等方面还比较少应用。   

  服装的终端营销是一个金矿,有待有识之士好好挖掘。

上一页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压力迫使我国服装产业向西部转移 11-21
v 规范操作 让服装品牌联营模式变成获利的利器 11-21
v 2007全国服装行业统计会议在株洲召开 11-20
v 安徒生国际集团童装童鞋首次联手在沪亮相 11-20
v 东华大学联手雅戈尔成立男装研究中心 11-20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