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销渠道待开拓
一方面,我国纺织生产出口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尚多,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纺织行业该如何发展?
汪前进向记者表示,当前国内外纺织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我国纺织行业的刚性利空因素大增,比较优势大为减弱。虽然我国输欧、美纺织品配额即将先后到期,预计随着政策调控效果逐渐得到体现,我国纺织品出口将出现一定的增速回落。但是,出口回落无疑会为内销开拓新的道路。
“你不知道国内市场有多大。”上海一位做进出口贸易的张经理告诉记者,我国人口多达13亿之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强,每个人都需要穿衣服,有巨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他透露说,他们现在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在日本和新加坡,但现在也开始做起了国内市场,发现这个市场其实也不那么难做,利润率并不比做国际贸易差。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内销占比不断提升,从2005年初的71.89%至2007年7月的75.24%,内销市场逐渐升温,“出口转内销”是这种趋势的最好体现。而有调查显示,我国六成纺织企业打算将出口转为内销。
“这是一种趋势,几乎所有的服装、小家电等日用消费品都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国内商场中所销售的服装并不比国外差。”张经理表示,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及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我国纺织企业由出口转内销步伐将会不断加快。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和服装消费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对打算转内销的企业来说,迅速完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牌显得非常重要。
但他同时表示,纺织企业出口转内销虽然是一种新趋势,但对国际贸易同样不可放松,并且还有必要加强,因为我国纺织企业要成为国际性企业,国际市场是不可放弃的,也是国内纺织企业成为世界级企业必然要过的难关。
业内人士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内,长三角乃至全国纺织企业,积极提高企业科技含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迅速推动纺织业的全面升级才是当务之急,谁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谁就占有了发展的制高点。
【相关新闻】
摩洛哥等国不担心对华纺织品配额取消
11月14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三家协会,确定了第二批符合对欧双边监控纺织品出口企业资质标准的企业共697家。此次共新增加了13家企业。
与此同时,欧洲方面的一些国家也表达了对我国纺织业的乐观。11月8日,法国媒体报道称,摩洛哥和突尼斯不再为取消对华纺织品配额而担忧。
有舆论称,取消对华纺织品配额后,尽管中国纺织产品将会重新涌入欧盟市场,但对此,摩洛哥和突尼斯并不担忧。
自从2005年1月第一次取消纺织品配额后,摩洛哥和突尼斯在欧盟市场的份额损失惨重,外包商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马格里布地区这两个纺织品供应国,转向劳动成本3倍低廉于其他地区的亚洲供应商。这一时期,摩洛哥和突尼斯向欧盟地区的纺织品出口量分别下降7%和3%。
但近一年来,已有大批外包商回归摩洛哥和突尼斯纺织市场。
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摩洛哥向欧盟地区纺织品出口增长5%;突尼斯增长19%。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