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阳江服装业“先贴后创”谋复兴
2007年11月14日 来源: 南方日报  
 

  “以前,我们穿的都是阳江生产的衣服,现在我穿的还是阳江生产的衣服,只不过这些衣服的品牌却是外地的。”昨日,阳江市江城区南恩街道工作人员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颇为感慨地说。

  曾经,以“中国服装十大品牌”之一的“乔士”服装等为代表,阳江服装业盛极一时,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阳江的服装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笔者昨日从阳江市有关部门了解到,随着一批服装生产企业通过为其他企业贴牌生产和自主发展,阳江的服装生产企业正日益壮大。本月9日,阳江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正式成立。规划工业园区,筹备服装鞋帽行业博览会,从打造粤西服装鞋帽重镇起步,阳江服装鞋帽业正酝酿着重振昔日雄风。

  家庭作坊式生产式微

  上世纪50年代,阳江华新制衣厂生产的羽绒服走出国门,获得“欧洲博览会金牌奖”;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阳江服装更是涌现出被誉为“中国一代裤王”的“歌达曼”西裤、“中国服装十大品牌”“乔士”衬衫,阳江的服装业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但其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阳江的服装业却逐渐陷入沉寂。

  “当时,我们的很多服装鞋帽生产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普遍规模不大,管理跟不上,大的企业逐渐解体,在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纷纷做大做强的情况下,阳江的服装鞋帽企业的人才逐渐外流,我们的企业走下坡路也就成了必然”,江城区副区长余洪波不无遗憾地说。阳江市宏兴鞋业服装公司总经理梁三兴说,上世纪60年代直到80年代阳江的制鞋业还很发达,是我省重要的出口产地,“温州人擦皮鞋到了阳江,就把这里的技术人才挖走了,随着人才流向珠三角、浙江等地,阳江的制鞋业也很快就衰落了。”

  振兴从模仿贴牌起步

  然而,本地新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现任阳江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会长刘信江就开始走向中山、佛山、东莞乃至港澳一带,将这些地区的衣服拿到阳江,从模仿起步创业,如今他所创办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由于贴牌生产的市场风险相对较低,企业不用自己去开拓市场,只需抓好生产环节即可,因此相当多的企业从贴牌起步图谋崛起。金彭制衣发展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仅仅是江城区的服装企业就能获得国内外数百个服装品牌的贴牌权,显示了江城服装行业深厚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阳江全市服装鞋帽企业达到1100多家,主要集中在江城区,从业人员超过30万,每天生产的西裤、休闲裤均达4万条,不少世界知名服装企业都委托阳江企业进行加工生产。

  崛起粤西服装鞋帽重镇

  “去年,江城区服装行业的总产值已超过13亿元,较2005年的6.13亿元翻了一番,今年服装鞋帽产业的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余洪波说。目前,在多数企业靠贴牌生产积累发展基础的同时,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羽威”、“卓士”、“喜路”、“维其奥”、“鲨王”、“双桃”、“靓果”、“富贵车”等服装,正逐渐扩展自己的国内市场。

  江城区南恩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志方表示,阳江的服装鞋帽生产有产业基础,现在一些在外地的人才也逐渐回流,因此阳江的服装鞋帽业完全有理由再现和超过昔日的辉煌。据悉,在成立服装鞋帽行业商会的基础上,阳江正在规划建立一个集生产、流通、研发于一体的工业园区,而服装鞋帽行业的博览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升级的加快,粤西地区的服装鞋帽重镇正在阳江崛起。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摩擦中平稳增长 纺织服装产业阵痛年 11-14
v 浙江民营企业续写服装业辉煌 11-14
v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纺织业信息化建设 11-14
v 江苏纺织行业宏观调控见成效 11-13
v 四看点为虎门服交会锦上添花 11-13
v 中国纺织品面临新突破出口仍保持稳定发展 11-13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