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纺织业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许多人曾因此担心我国的纺织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出人预料的是,虽然人民币持续升值、利率不断提高、税率也进行了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但纺织行业却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究竟是何种因素支撑纺织行业持续高增长?未来这些因素是否仍将发挥作用?
出口创新高
虽然历经国家宏观调控之痛,目前长三角纺织企业却依然保持着快速而强劲的增长势头。
日前,南京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前3季度,江苏省累计出口纺织品18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浙江数字也显示出了高增长的势态:1-8月,全省共出口纺织品服装22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9.69%,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85%,上海市的纺织业同样不甘人后,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则达117.73亿美元,同比增长7.06%。
一般贸易和传统市场依然是纺织出口的最主要特点。
江苏省的数据显示,前3季度,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品147.1亿美元,增长16.1%,占纺织品出口总值的77.9%。其出口市场主要为美国、日本和欧盟,分别出口38.9亿美元、36.2亿美元和36亿美元,分别增长27.5%、0.7%和27.8%,合计占同期江苏省纺织品出口总值的58.8%。
上海、浙江的出口市场也以传统市场为主,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和中东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市场近几年的增长势头也较为强劲。
浙江某民营纺织公司的金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都是一些老客户了,互相的合作已经很多年,有着很好的商业关系,所以一般他们都会选择熟悉的客户,固定地出口到一些国家。而今年,因为原料的价格较往年便宜,盈利自然好了许多。
目前,我国纺织设备各地区出口仍以纺织机械工业企业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地区为最多,东部地区仍为我纺织设备主要生产出口区域。其中浙江、江苏、广东、上海这四省市今年1-8月就占我国纺织设备出口金额的76%。
不确定因素增多
2007年以来,纺织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许多人曾因此担心我国的纺织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出人预料的是,虽然人民币持续升值、利率不断提高、税率也进行了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但纺织行业却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究竟是何种因素支撑纺织行业持续高增长?未来这些因素是否仍将发挥作用?
“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行业生产规模发展偏快的势头仍未得到根本扭转。”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向媒体表示,纺织行业利润高增长与企业经营面临困境正在形成巨大反差。汪前进认为,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管制、用工成本增加、银行连续加息、环保治理,以及纺织品自身经济周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内不少中小棉纺织企业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日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第102届广交会纺织服装馆总结报告”认为,广交会纺织品出口成交下滑3.4%,基本反映出未来一年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走势。
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美对我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的意图十分明显,一旦实施,其危害性远胜于特保。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先后对我国纺织品采取反倾销、特保等限制措施。为避免出现2005年的混乱情况,保障行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建议政府提前做好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后的应对工作。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不断上涨的海运运费无疑将会削弱长三角地区的出口优势。据了解,进入10月,上海至迪拜的集装箱海运价格已上涨到每小柜1500元,两个月前,这一价格还只有900元。
上海某一从事外贸的公司人员向记者抱怨:“海运费几乎在两个月内涨了一倍,我们的纺织品价格竞争力一下子就减弱了,利润也被削减了。”
面对日益高涨的海运运费,浙江不少外贸企业只好在出口时签订FOB合同(离岸价,即买方支付运费),进口时签订CIF合同(到岸价,即由出口商支付保险及运费)。
由此看来,纺织品出口在2008年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