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控股2006年销售额约为60亿,利润指标不详。但业界人士告诉记者,其净利润率和丝绸集团相比,要低一些。
管理层持股
记者了解到,广东丝绸集团之所以会被选定为广东国企重组第一试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体制创新上的成功尝试。
在2000年丝绸集团获得独立出口授权之后,蔡高声就向广东省政府和国资委要了一项改革授权:允许管理层持股。
“当时我跟主管的省级领导说,如果不让我们的管理层尝试持股,那么,广东丝绸就会成为‘末代丝绸’”,当年蔡高声一“哭”,为广东丝绸集团争取到了国企改革的最大优惠政策。
而今回溯,这个政策已经成为可以向广东国企广泛推广的一项改革措施。
自2000年开始,丝绸集团及下属企业的高管,开始陆续用自己的工资、个人存款、房产证作为抵押,购买公司股权,作为制度创新、救活企业的主要措施。
蔡高声告诉记者,目前在集团公司这个层面,管理层持股的总体比例不超过20%,但是,在下属的子企业中,管理层持股最高的已达40%——这也基本是国内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持股(非管理层收购)的最高比例了。
“一部分股权是管理层自行购买,一部分是公司根据经营业绩,将股权、期权作为奖励奖金的一部分,授予管理层的。”蔡高声告诉记者,每一年,丝绸集团都要和各企业的管理层签订“对赌协议”,管理层完成了经营指标,会按规定进行奖励,包括股权和期权;如未完成,就要处以扣除股权和期权等惩罚。
在新诞生的大丝绸集团中,管理层是否持股、如何持股目前尚在讨论中。但一个迫在眉睫的目标是,如何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上市。
在此之前,蔡高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将旗下优质资产打包上市是必然的方向,但时间表尚未确定。他表示,作为一个企业集团,应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
其实在1999年丝绸集团改制的时候,广东丝绸集团就成立了一个以“丝丽”品牌的股份公司,计划上市,“甚至连深交所上市的指标都已经拿到了”。但由于改制后,产业环境变化太大,就搁置了。
蔡高声说:“如果要上市,也是要培育集团核心资产、优质资产上市,这也是推动集团公司资产证券化的一部分。”
他还透露,目前丝绸集团的主要优质资产,一是丝丽品牌(丝丽有限公司有外贸、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种植基地,还有一些连锁店和商铺,产业链比较完整);其次是中山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资产总额约一亿元,2006年利润达到2000万元。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