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是星期六,威海某服装外贸公司的邵小姐却没法休息,公司发往欧洲某国的服装出现针脚迸裂、色质不符等现象,她不得不一边与接单服装加工企业交涉,一边就善后事宜与国外客商商谈。邵小姐说,服装出口退税率由原来13%降为11%后,因为服装出口企业利润降低少付了加工费,下游服装加工企业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来规避成本压力。
从7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服装、渔具、玩具、箱包、橡胶化工等威海特色行业都面临出口退税率下降导致成本增加的现实冲击。针对此次出口退税“新政”,威海市经贸委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负责人认为,受此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威海的服装企业。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本来就低,仅为4%,有的企业甚至是零利润,主要靠拼出口数量获得出口退税维持存活。她认为,整个服装加工行业利润率降低,必然导致一些服装加工企业不敢接订单,时间长了,这些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
对此,威海市经贸委一位负责人指出,目前,威海市有上千家服装加工企业,但真正打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从长远来看,服装加工企业还是应走品牌道路,有条件的企业更应该到境外办厂,以此彻底规避逐渐严格的退税政策和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