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坐拥高科技能力的缝制机械制造企业是否真的存在暴利问题?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亮出了自身鲜明的旗帜:远离暴利!
于是乎,人们所发出的最多疑问是:缝制设备企业即使有暴利,但对于更多没有多少利润的企业而言,也只是一小部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高科技就应该有较高的利润!因而,甚至有人用“价格杀手”来形容、质疑目前和鹰科技的“远离暴利”这一市场策略。
作为媒体,在聚焦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鹰科技”)所倡导的“远离暴利”所带来影响的同时,一直积极进行着追踪报道。无论是对和鹰公司所倡导的“远离暴利”在行业同仁中引起的喝彩抑或质疑,进行必要的信息传达,这对审视“远离暴利”对于中国服装加工制造产业升级的积极意义显得尤为必要。
打出“远离暴利”这一旗帜的时间,恰好是上海CISMA2007开幕的前后。记者再次采访“和鹰科技”是在11月初,离CISMA2007的举办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和鹰科技”又是如何对自己所持的“远离暴利”的理念进行实际操作和执行的?对于外界所持有的怀疑态度,“和鹰科技”又是如何看待的?今后和鹰又会拿出什么样的市场策略?面对各种疑问,和鹰科技董事长尹智勇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远离暴利”的正确解读
现阶段中国缝制机械市场普遍存在着非理性低价竞争和应收款问题,并以“低于成本价出售”、“零首付”、“三角债”等形式在行业市场中大行其道,这严重干扰了缝制机械市场健康、有秩、和谐地发展这一事实。面对如此顽疾,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压榨了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更是影响了缝制设备行业的整体利益。2007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缝制机械市场发展论坛”上,整个行业对此现象一致给予的观点是:如此恶劣的竞争手段,将会破坏整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对此,论坛提出6条建议,明确将其视为不健康、不合理的竞争方式。
这一期间,正是“和鹰科技”从日本高鸟公司“蜕变”出来的时候,也是和鹰公司掌门人尹智勇开始独立思考一些问题的关键时刻。他被此次论坛的议题所触动,并开始考虑和鹰公司未来发展方式的同时,也开始考虑普通缝制机械在经历了这番波动之后,以科技含量著称的自动裁床是否就应该死抱着日本高鸟原有的利润空间不撒手?中国的服装业想求得发展,如果作为上游产业的缝制设备行业不给予应有的支持,那么,中国要想从服装大国走向服装强国显然就是一句空话。
据统计,中国服装业规模企业已经突破了12万家,而这12万家中,自动裁床在过去几年里的销量只有500多台;作为比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拥有服装企业约8000家左右,而自动裁床的拥有量也在七八千台之多;在日本,一个只有三四十个工人的服装厂里,一般都拥有一台甚至两台自动裁床。是中国的服装企业不懂得自动裁床的好处吗?显然不是。那么究竟为什么国内服装企业少人问津这种产品呢?原因很简单:太贵!据尹智勇介绍:“早在三四年前,一台自动裁床的价格,竟然高达250万元至300万元人民币之间。如此天价一般的设备,对于众多原本就已处于微利的服装企业,谁有这个能力购置?”
那么,暴利之说又从何而来?据介绍,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许多型号的自动裁床,在国外市场上也销售。以土耳其市场为例:同样型号的自动裁床设备,以中国与土耳其市场相比较,中国市场的价格竟然是国外市场的两倍以上;而在国外市场上,那些低于中国市场价格的自动裁床,已经是被人们公认“很有利润可赚”的公平价格;但到了中国市场,尽管这两年自动裁床的价格有所回落,却依然没有摆脱“高价”的樊篱。如此,“和鹰科技”提出的“远离暴利”,正是对这种人为抬高价格的反弹。且不说企业本身有什么企图可言,但至少在和鹰看来,可以被下游企业所接受,同时自身又可以获得必要的利润,如此双赢的市场结果,为什么不去争取?
打破垄断需要实际行动
和一开始所持的态度一样,尹智勇重申:和鹰公司提出的策略不是现阶段缝制机械市场中常见的恶性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中国缝制机械市场普遍出现的非理性低价竞争,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中同质化、低品质产品的供求关系出现相对饱和后所产生的后果。但自动裁床却相反。作为服装制造工艺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缝前工艺设备及其流程中的自动裁床、拉布机等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缝前设备产品市场处于被全球几大品牌近乎垄断的局面,披上了带有“高端产品”色彩的外衣之后,其价格之高令普通的中国服装制造企业望而生畏。
这种一直以来被别人垄断的市场,我们企业又该做些什么?尹智勇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毋庸置疑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利润空间。但是在‘利润空间’之前加以‘合理’一词进行修饰显得很有必要。确切地说和鹰公司所持有的是‘追求合理的利润,远离暴利’的理念。”
这一番简短通俗的语言,是对“远离暴利”理念的通俗解释,同时也体现出“和鹰科技”对行业所持有的责任感和一腔热情。
“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企业不能仅仅关注赚钱。好的企业应该是建设和谐社会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和积极参与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企业公民’。”在今年10月于苏州太湖之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成立一周年庆典上,一位集团的董事长曾这样评价了“合格的‘企业公民’”的标准。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协会商贸委主任胡淼海曾经在评价和鹰机电公司提出的“远离暴利”时指出:以“让中国的服装企业享受高科技成果”来作为和鹰公司“远离暴利”的理念的延伸非常合适。“远离暴利”是对中国本土服装加工制造产业新一轮升级的助力,体现出一个中国企业对民族产业的支持、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有鉴于此,尹智勇所提出的“‘合理’的利润空间,为中国本土服装加工制造产业的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俨然为其“远离暴利”的理念作出了更好的定义和更有力的支持。
去印度办展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至今,众多缝制机械企业始终没有放弃对国际市场发展变化的关注。据了解,以飞跃、宝石等为代表的国内缝机业骨干企业还曾一度把产品主要市场定位在海外。近年来,随着国内缝制机械市场转暖以及服装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国际市场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的出口是否将会止步不前呢?答案是否定的。
应该说,随着“十五”期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大部分国内缝机企业在形成了一定规模以后,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此外,高速发展的印度服装产业需要大量先进的缝制设备作为支撑,而这与印度缝机业整体生产技术能力的相对落后形成了矛盾,这就为中国缝制机械企业拓展印度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条件。此时,中缝协组织、举办“印度展”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是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