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鞋业新闻
中国鞋企:力争次轮取得突破
2007年11月08日 来源: 晋江经济报  
 

  记者从浙江奥康集团等上诉欧盟反倾销鞋企聘请的律师团处获悉:欧盟一审法院目前已完成奥康等中国上诉鞋企提起的反倾销诉讼程序的第一轮答辩。近日,奥康集团、温州泰马、广东金履和新生港元等中国上诉鞋企都已收到了欧盟一审法院转发的欧盟部长理事会和其他相关利益方的第一轮书面答复。 

  2006年10月7日,欧盟实施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10月23日,奥康率先决定聘请律师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12月29日,奥康集团、温州泰马、广东金履和广东新生港元等鞋企将诉讼材料递交欧盟一审法院。欧盟一审法院受理中国制鞋企业的诉讼请求后,进行的将是双方的两轮答辩,总的时间为两年左右。 

  “中国鞋企应对外贸壁垒合作组织”法律顾问、中国应诉鞋企的代理律师蒲凌尘说:“作为第一轮答辩,欧盟理事会就奥康等中国鞋企提起的诉讼逐一作出了抗辩回复,并继续坚持其过往的调查结果和结论。但在第一轮答辩过程中,欧委会没有作为利益相关方介入本次司法程序中,仅保留了口头抗辩的权利。” 

  蒲凌尘介绍,根据欧盟的反倾销司法程序,第一轮答辩程序结束后,随即启动的是第二轮答辩程序,时间将是一年。在第二轮答辩过程中,中方将主要围绕第一轮答辩中被诉方提出的辩点进行抗辩,诸如倾销计算的技术性问题,如何适用抽样调查程序等法律问题。 

  据了解,欧盟反倾销措施实施一年来,对中国皮鞋业的产品出口产生了较大冲击。根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欧盟皮鞋反倾销产品进口数量与同期相比下降7.76%。其中,从征收反倾销税的国家———中国与越南进口下降明显,如从中国进口数量为0.86亿双,进口金额为9.4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6.37%和21.36%。 

  有中国鞋企表示,反倾销措施造成许多欧洲客户转向了巴基斯坦、印尼、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媒体报道,奥地利业内人士通过分析欧盟实施此措施后一年来的市场反应,发现价格低廉的鞋类进口并没有因此减少。 

  中国业界有关人士表示,这是由于制鞋行业是典型的“跳跃式”产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和相关的低成本达到竞争的效益。因此,欧盟为避免欧洲本土制鞋工业受到冲击而实施的这些所谓的贸易保护措施并无实际意义。

  “如此结果与他们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欧盟应该深刻反省。”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中国鞋企将极力争取在第二阶段的司法程序中取得突破。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温州鞋企突破反倾销壁垒 重踏“丝绸之路” 11-07
v 晋江从鞋都升级为体育品牌之都 11-07
v 温州鞋企员工年平均流动率超过30% 11-06
v 反倾销难以实质冲击跳跃式鞋业 11-05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