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四川服装业:在产业转移浪潮中迎来新机遇
2007年11月06日 来源: 中国服饰报  
 

  而在该服装工业园的招商过程中,当地政府也进行了创新,将招商工作整体打包承包给了一家来自浙江的企业。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招商方面,企业的号召力肯定比政府大,因为企业和企业之间更好交流,这既使政府省了很多力气,还让招商效果更好。”宁顺林介绍。

  而根据负责招商企业的规划,该工业园今后将集合纺纱、织造、染整、品牌生产、品牌展示等多个环节的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已有浙江等地的一些大企业表示有进驻工业园的意愿。

  而对于政府的种种政策所带来的好处,三好制衣厂感受深刻。

  这家生产五车品牌的童装企业,在12年的时间里已经搬了4次家。最终,进驻了政府规划的成都新都区龙桥童装城后,才稳定了下来。目前,该童装城已聚集了50多家童装企业,其中有20多家已经投产。

  而就在龙桥童装城周围,2004年的时候,基本还连一家饭馆都找不到,即便有一些店铺,也都是关门的。但如今,这里已经非常发达。服装企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由此可见。

  除了建设工业园这样的“硬件”外,当地政府还在“软件”的提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近年,成都市政府投资3400万元人民币,由彭州市政府出土地,双方共同成立了职业培训学校。该学校负责对即将进厂的工人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每年,它会培养出几百名缝纫工,而且,工人在培训期间,都有工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用工问题。

  政府对服装产业的重视还体现在组织企业出去学习交流上。

  近几年,四川省商务厅先后多次组团,带领服装企业去沿海服装产业发达的城市去学习考察,还带领企业走出国门,赴日本、韩国的部分面料、服装企业去考察学习。

  例如,今年3月份,他们组团去了北京;4月份,组团去了上海;5月份,组团去了江苏;6月份,组团去了日本;8月份,组团去了韩国。而在不去其他地方考察学习的时候,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企业之间彼此交流。

  杨淑琼分析道:要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协会的引导非常重要,领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企业自身的不断突破也非常关键。只有多方面综合作用,才会取得成果。

  协会:把服务“做到家”

  以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四川省、市各级服装协会,近几年来在组织行业开展理论研讨、技术交流培训、国际技术人才引进、开展技能鉴定、宣传服装专业标准、带领企业拓展市场、组织和参加省内外的专业服装博览会、实施名牌战略以及向政府反映企业需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对此杨淑琼的评价是:“客观地说,协会较好地发挥了协调、协助、协办和服务的职能,在政府和企业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而对于杨淑琼而言,自从1984年进入服装行业,今年已是她进入服装产业的第24个年头。24年间,虽然从政府到协会,她的工作单位发生了变化,但一直以来,她为服装企业服务的职责一直没变过。

  杨淑琼说:“有时候很多企业都没有信心。所以,我经常开会鼓励他们,说服装是‘顶天立地’的产业,头顶着帽子,脚底下还得穿鞋,浑身上下都得穿衣服,所以,只要有人群在的地方就有服装产业的发展。而且,服装产业是一个‘万岁’产业,从人一出生,到人们离开世界的那一天,都离不开服装。所以,服装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四川的很多企业思想相对保守,经营理念跟不上。杨秘书长经常去国内其他纺织服装产业发达的地区参加各类活动,她的思想非常活跃,协会一开会,她就给企业讲各方面的思路。很多企业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有协会在这里工作,心里特别踏实。”一位企业负责人说道。

  另外,四川承接产业转移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成本优势依然存在。虽然纵向比较,四川的各种资源较之过去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但横向相比沿海,无论是从水、电、土地等资源还是劳动力成本哪方面看,四川的成本优势依然存在。

  当然,这些优势不仅是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更是四川今后发展服装产业的基础。

  高邦建工厂、以纯成立分公司——诸品牌进川速度加快

  采访中得知,一些品牌在四川已经有了新动作。

  高邦——准备在四川兴建新的工厂,实现品牌在四川的本地化运作,并以此来辐射整个西部地区。

  以纯——在成都成立了分公司,把物流放在了那里,实现了本地化配送。据了解,以纯下一步将建厂,实现完全的本地化运作。而目前,四川市场每年为以纯创下4亿~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以四川市场为后方,以纯还把店开到了越南。

  双星——双星是比较早进入四川市场的品牌。目前,它在整个西南地区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四川就是双星的西南战区”,在很多场合,双型企业的负责人这么介绍。

  另据介绍,来自日本的贸易代理商为了实现企业的本土化运作,也在成都附近买地建厂,而部分广东佛山的童装企业也陆续迁往四川。

  “我参观了广东佛山的一家童装厂,由于厂房紧张,裁剪车间和生产车间之间竟然隔了好几幢楼,这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那里的童装企业有的已经在往成都转移。”五车童装的总经理康华锋介绍道。

  “产业现在的变化非常大,真的是一年一个样。”杨淑琼感叹。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5年,在资源紧缺、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等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沿海各企业向四川进行产业转移的速度还将加快,四川服装产业正在迎来全新的机遇。

上一页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国内服装品牌利润仅国外同行三分之一 11-06
v 石狮服装:努力告别“人海战” 11-06
v 温州服装品牌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11-05
v 郑州纺织再造600亿蛋糕 图谋往昔辉煌霸业 11-05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