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柯桥指数”背后的中国纺织业转型
2007年10月22日 来源: 浙江日报  
 

     10月21日下午,随着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按下按钮,“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正式上线运行。这个指数不仅包括贸易环节,还包括生产环节。也就是说,纺织业上下游的市场变化,均可在这套体系上得到体现。

  “这个指数发布以后,我们的‘侦探’就可以少费许多功夫了。”绍兴县俊豪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水俊说,对于苦于市场信息不畅的企业来说,这个指数可以提供及时的市场信号,以便他们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而在此前,他们只能寄望于自己派出的几个业务员打探市场消息。

  事实上,在中国最大的交易市场发布指数,对占全球最大市场份额的中国纺织业来说,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争夺“话语权”、提供“晴雨表”,更深层的含义,还在于能够推动行业的升级转型,转变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方式,提升竞争力。

  指数在竞争中“亮剑”

  2006年10月,义乌小商品指数上线运行,同样是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到场发布,这启发了绍兴轻纺城。

  “我们的市场足够影响世界的行业格局,为什么不能推出指数?”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如生说。

  但是,作如是想的并非绍兴一地。位于苏州吴江市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也想推出类似指数,两地的竞争一度成为媒体报道的兴奋点。

  “因为两地的市场各有侧重,指数的编制也应该与各自市场的格局相一致。”周如生说。这意味着,两个市场各自发布指数,只不过吴江偏重于丝绸,而绍兴偏重于化纤等其他几大类纺织品,相对淡化了丝绸这个类别。

  但一个明显的前提是,并非官方承认的指数就一定能获得市场的认可。指数的生命力,在于科学性和准确性,而对编制者来说,就意味着一种莫大的市场信誉。

  绍兴轻纺城此举基于对自身市场影响力的信心。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轻纺城拥有220万平方米的交易区,商行1.5万余家,共经营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服装、辅料、化纤原料及坯布3万多个品种。2006年交易额达498亿多元,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成交额最高、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专业批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轻纺城另一个自豪之处是,国内纺织品二、三级批发市场,大都是轻纺城的业务伙伴,它们的一举一动,均受到轻纺城的影响。根据《指数编制方案》,柯桥纺织指数每周发布一次价格指数,每月发布一次行业景气指数,同时还有出口指数和订单指数。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纺织业上下游产品的价格变化非常明显,全国纺织业急需一支‘晴雨表’。”周如生说。

  “柯桥指数”构成产品分为化纤原料、坯布、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和辅料5大类,其下又分35中类和297小类。

  在轻纺城周围,密布着纺织品生产企业,在轻纺城交易的产品中,有30%以上产自绍兴县。“‘工贸一体’是我们市场的特色,也体现在指数里了。”周如生说。

  因此,在选择信息采集点时,指数编制办公室从所有商家中随机抽出560家,并根据每家商户的业务情况确定一两个采集品种。另从5000多家生产企业中随机抽取80家作为信息采集点,以全面反映纺织业上下游的产业状况。

  纺织业的“信息饥渴”

  10月18日,和往常一样,俊豪纺织有限公司的4名信息采集员奔波在国内各大市场。他们的任务是采集纺织品市场的所有信息,包括某种产品的销路、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价格变动、质量、客户反馈等,及时反馈给总部,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在国际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拥有完整而快速、准确的经济情报,几乎决定了一家企业在市场上的生死。俊豪公司并非特大型企业,但董事长彭水俊必须有来自信息业务员的消息,才能下决心安排生产。

  除了这4名专司刺探市场情报的员工,董事长彭水俊还依赖原料采购部门的消息。在没有其他消息来源的情况下,采购员反馈的每一条消息,都可能影响到彭水俊此后的决策。

  俊豪公司主要生产出口意大利、法国的针织、全棉、梭织等高档时尚面料,其中梭织的主要原料是涤纶,生产涤纶的原料是氨纶,这是石油公司才能提炼供应的产品。

  “原料价格涨得太厉害,每米布都有1至2元的差价。事先我们虽然也获得了一些信息,但很难估计准确。有些订单我们根据原料价格变化提出修订价格,人家万一不同意,我们亏本也得做。”彭水俊说。

  为避免这种情况,俊豪公司尽量先摸清原料价格,然后再谈价格、接订单,但这样极易丧失市场。但在实际上,以俊豪公司的实力,如果不是向熟悉的客户调查,很难得到准确的市场情报。

  即便如此,俊豪公司仍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可以针对国外市场的流行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外商客户一般是拿样品,然后俊豪按照样品生产。因为外商一般有信息渠道,他们知道流行趋势,所以俊豪公司的产品不会落后于市场太多。

  但在国内市场上,几乎没有可以确信的信息。纺织企业大多是按照国际市场的情况,参考上一年度的市场,确定本年度的国内产品生产、销售。“如果出口是按需生产,内销就是生产出来摆摊去卖,卖得好不好,事前没法估计。”彭水俊说。

下一页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服装业国际突围 响海外升级战 10-22
v 中国纺织业为各国同行带来共同发展机遇 10-22
v 西安将制定振兴纺织城总体规划 10-22
v 第十一届中国服交会着力提升服装产业链 10-22
v 宁波服装求解“微笑”产值 10-22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