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八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将隆重登场,这个与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共同成长的品牌展会,在擦亮“沙溪休闲”这块金字招牌后,能否引领产业再次腾飞?
历经辉煌与蛰伏之后,“沙溪休闲”正谋求二次跨越
纵览整个中国服装的产业经济地图,休闲服装是不可小觑的坐标之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正装概念并掀起一股服装消费新潮流,而且培育了一大批休闲服装企业完成了精彩的品牌亮相。

在浩浩荡荡的产业发展进程中,广东沙溪这个不起眼的南国小镇,迅速跃居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继而成为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首席发言人。2000年,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给予沙溪休闲服装产业高度肯定,并明确提出“休闲服装看沙溪”的口号。
七年过去了,“休闲服装看沙溪”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沙溪休闲服装不管在产业集中度还是市场占有率上均掌控了强势的话语权。然而,伴随着整个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品牌意识、国际化等问题成为了“高速路”上的“拦路虎”。面对产业转型的诸多现实压力, 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开始了创新的探索之旅。
现状——“沙溪休闲”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回溯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这一产业的兴盛是顺应了时代潮流。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轻松休闲的服装成为了新生活方式的产物。21世纪初,以广东沙溪、福建石狮、江苏常熟等区域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地,开始初具规模,并涌现出众多知名品牌。此后,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这样表示,休闲服装成了中国服装产业的新增长点,人民衣着消费的新亮点。
沙溪休闲服装产业的正崛起于这一“黄金时代”。从最初做“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到后来逐步带动了民营服装加工企业的发展,并开始形成服装产业集聚,沙溪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整个休闲服装产业链的打造。2002年12月24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了沙溪“中国休闲服装名镇”称号,凸显出沙溪的区域品牌优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与1999年前相比,沙溪的纺织服装企业从390家发展到1400多家,产销从16亿元发展到80多亿元。沙溪现有服装生产从业人员8.67万人,不仅拥有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而且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沙溪拥有与制衣相关的纺织、漂染、机械配件等500多家上下游产品配套企业,形成了从织造、染整、面料到成衣、销售相配套的系列化生产,拥有与服装生产销售相配套的面辅料及缝纫设备等专业市场。
近年来,沙溪不仅诞生了鳄鱼恤、三番、柏仙多格、埃古、剑龙、圣玛田、雷柏高、汉弗莱、霞湖世家等高知名度的休闲服装品牌,而且吸引了国内外著名的休闲服装企业前来加工生产,如LEE、CK、NIKE、PUMA、REEBOK、美特斯·邦威、七匹狼等。同时,“鳄鱼”T恤、“剑龙”牛仔服和“柏仙多格”T恤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领先,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沙溪“休闲服装销售全国同类产品首位”称号。
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取得的卓越成就赢得了整个行业的赞誉。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传媒中心主任魏林指出,在国内发展休闲装产业的过程中,沙溪已经形成了相对雄厚的集体基础,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包括它对中国服装产业做的巨大贡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认为“沙溪”这个区域品牌不仅名气大,而且培育了剑龙、马克·张、柏仙多格、圣玛田、欧卡曼著名的休闲服装品牌。
整合——品牌展会助力产业提升
这是一个信息开放、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和产业要想不断进步,必须和业界时刻保持紧密联系,而非“闭门造车”。如今,要是和业内人士谈起沙溪,都会知道除了“沙溪休闲”这个区域品牌,更有一年一次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之约。
专业展会对区域产业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2000年召开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为业界作出了近乎完美的诠释。当首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在沙溪成功举办,以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为代表的业界人士,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休闲服装”的概念,令沙溪声名鹊起。此后的每年10月,来自国内以及美国、日本、欧盟、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采购商云集沙溪,关注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这一盛事。毫无疑问,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作为一个推广和合作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沙溪服装产业的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坦言,中国休闲服装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产业,是服装行业里非常重要的板块,但当前研究还不是太深,分类不是很清晰,包括辞典里也找不到休闲装的概念,应该说是2000年沙溪开始搞中国休闲装博览会以来,把这个概念叫响了。
“七载岁月悠悠,服博会硕果累累”是中山市副市长冯煜荣的由衷感慨, “服博会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作为国内唯一以休闲服装为主题的专业展会的权威性也日益增强。我们希望举办通过服博会发挥强大的产业整合作用,促进休闲服装产业集群的高端化发展。”
在沙溪镇党委书记胡永康眼里,连续八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的最大特点是打造了一个多功能商贸平台,“一个展会的成败主要看它能否促进商贸活动,是否增强了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合作。” 胡永康进一步介绍到,2007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将继续强调商贸性——亚太地区最大物流企业、纺织服装年采购量达30多亿美元的香港利丰集团鼎力加盟;“易贸通”欧美跨国采购商团再度合作;非洲采购商团首次登陆;再加上所积聚七届展会的超大容量商贸信息,有效链接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