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广泛国内营销取得新突破
13日启动的采购节“靓鞋风暴”,入场市民达到3万多人次,共有2万多双“相因”皮鞋被抢购一空,销售总额达到200多万元。成都鞋企代表纷纷表示,靠自创品牌开拓国内零售市场的信心更足了。“中国确实是相当大的一个消费市场。”意大利鞋业采购商考察卖场时这样感叹。
为培养和挖掘我国优秀的鞋业设计人才,丰富中国女鞋之都的人才贮备库,采购节期间还举办了国际青年女鞋设计师大赛,由意大利威尼托制鞋技术工艺学院校长担任评委,上百名高校鞋类设计专业在读学生、成都鞋企的职业鞋业设计师以及普通市民报名参赛。参赛者们现场进行绘图设计,许多作品创意新颖。
“丽点美足大赛”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的“眼球”,经过多轮角逐后,最后决出冠亚军,20余名参赛者也分获最佳足型奖、最佳气质奖等奖项,获奖人员将进入成都市鞋模人才储备库,有望成为成都鞋企的首批试鞋员。
蓉城“论鞋”
“头脑风暴”点化成都鞋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誉理事长徐永表示,中国女鞋之都开创了鞋业发展的新模式,随着东部鞋业向西部的梯度转移,成都已不再是单纯的鞋类生产基地,而是一个集生产、研发、贸易等为一体的集群式产业基地。
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副主席、亚洲委员会主席弗朗科•巴林感言,在所有机遇中,意大利尤其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的贸易市场已经越来越有吸引力,意大利有更多的机会同中方投资者协商开店和专柜的计划和方案;这次论坛是打开中国和意大利鞋类市场的“金钥匙”,对中意合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西班牙鞋业联合会副主席安东尼坦承,西班牙鞋业的消费群是中高档市场,产品生产强调高附加值,需要增加中国市场的多样性,形成不同的消费层次。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显现出越来越大的消费力,并且扩大到相当数量的消费人群。
中国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康奈集团总裁郑秀康、广东省鞋材行业协会会长刘穗龙等国内鞋业界巨头也发表共同观点:鞋业的发展,需要创造和谐合作的环境。
抢抓机遇
力促四川鞋业做大做强
四川鞋业虽然在最近10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产业发展水平和沿海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造成这种原因的核心在于,我省鞋业的品牌知名度在业界还不突出。纵观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无不是经历了由打造区域品牌再到打造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的过程。由此观之,我省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突破点是,大力打造“中国女鞋之都”这个区域品牌,迅速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以展会推进产业的发展是沿海地区鞋业发展的经验。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鞋业开始大规模向我国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转移,当时这些地方的品牌知名度低、研发实力不强、管理手段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但他们通过举办展会,促进了相关产业配套水平的提高,这些地区成为世界鞋业制造中心。实践证明,展会已成为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引擎。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