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9日,时任郑州市长的王文超,曾对本报记者撰写的《优化重组整体搬迁——探析郑州纺织工业再生之路》一文的送审稿作了批示:“很值得研究一下记者的意见。”今天,占地13平方公里的郑州纺织产业园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其中,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中国元通纺织城一期已建成投入运营。这期间,已担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王文超,几次到园区视察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园区建设中的问题。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的王文超。
谈到重新振兴郑州纺织工业的话题,王文超书记不无感慨地说:“郑州是全国著名的老纺织工业基地,有10万纺织大军,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人们穿衣、就业,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纺织工业依然是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不但不能放弃,还要大力发展。”
谈到郑州纺织工业的发展前景,王文超充满信心地说:“当前,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紧缺,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价格不断攀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业已经出现了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抓住机遇,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郑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郑州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的省会,幅员广阔,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二是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作为联接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中心城市,郑州在生产要素的流动中,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既是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桥头堡,又是产业技术东推西移的中转站,郑州纺织产业园的建设就是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创造条件。三是有雄厚的纺织工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一大批国家大型棉纺织、纺织机械、纺织器材骨干企业。四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在劳动力、电力、原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我们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热烈欢迎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和商户来郑州发展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