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在取得“全国棉纺业基地县”和“山东省纺织名城”称号的基础上,今年又向“中国纺织名城”目标跑步前进:力争用5年的时间,全县实现纺纱能力达到300万纱锭,服装加工能力2亿套以上,年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指标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0%以上。
夏津现有棉纺织企业121家、织布企业21家,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3.6亿元。为进一步推动棉纺产业进档升级,该县制定了《关于强力推进棉纺织产业加快建设“纺织城”的意见》和《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引进大项目的优惠政策》等,鼓励有条件的棉纺织企业通过兼并、引进、合资等方式,加快规模扩张,全面启动高档纱、布、服装的开发生产。鑫润福针织项目引进12台德国产自动络筒机,金鸿纺织公司引进48台日本金田驹喷汽织机,加大了技改力度。棉纺织企业把提高“三无一精”(无接头纱、无梭布、无卷化,精梳纱)产品比重作为技改重点,今年以来,扩建和改造项目采用的都是当前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工艺。
在提升装备水平的同时,棉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目前该县已有54家棉纺织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县棉纺企业投入研发资金1.5亿元左右,陆续开发了彩棉纱、竹纤维纱、合股纱等40多个新产品。针织、服装、家纺等企业迅速发展,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档次。同时,该县在开发区建设纺织工业园,筑巢引凤,对新上棉纺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力促棉纺织产业做大做强。
围绕纺织名城建设,该县加强与县外纺织企业的技术交流,促进企业合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步伐,力争把夏津打造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棉纺织产业基地。为使更多大、高、强的纺织项目落户该县,借助外力求发展,他们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推行重点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在经济开发区规划了纺织工业园,一期工程700亩现已全面启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鲁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产业聚集园区,力争到2010年入园纺织企业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