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中欧服装纺织品贸易摩擦呈高发趋势
2007年09月28日 来源: 服装网  
 

   尽管2007年上半年欧盟对华发起的反倾销立案调查为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欧贸易向“自由化”方向转变。

    中国输欧纺织品配额按期取消已无悬念。7月22日,欧盟经济部长会议就此问题的会谈直至深夜,会议的结论不是延长配额期限,而是决定研究一种“双重监测机制”,实现平稳有序过渡。

    2005年1月1日,按照WTO的时间表,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如期正式取消。一夜解放的中国纺织品大量输出导致出口量激增,引发了欧盟紧急设限,启动“特保调查”。当年6月11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后,双方同意在2007年年底以前,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10类纺织品设立年度配额。中国重回配额时代。

    那么,进入2008年之后,配额限制再次取消后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会否重蹈覆辙?

    “这次取消纺织品配额,从大方向上看是好事,但没有配额限制不代表没有绝对的数量限制。”

    “考虑到目前不少国内企业的欧洲订单明显增多,双方都应该持谨慎态度。”汪前进表示,进入后配额时代,纺织服装出口也将进入摩擦高发期。代表欧洲进口商和零售商利益的欧洲外贸协会(TheForeignTradeAssociation,FTA)发言人斯图尔特·纽曼即提醒到,如果监控数据表明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再次出现激增的局面,欧盟仍可能动用特殊保障措施。

    “那将重归2005年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解决前的情形。”他说。

    事实上,欧盟内部在是否延长配额期限的问题上一直存有分歧。一方面,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服装制造业规模较大的国家,希望继续保护本国纺织工业,但英国、瑞典和荷兰等国家和服装零售商商会则希望向消费者供应低价商品,他们认为经过两年的呵护后,欧盟纺织业厂商早就做好了与中国同行全面竞争的准备。欧洲外贸协会(FTA)敦促欧盟,应在今年年底如期结束对中国输往欧洲的纺织品设限,该商会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让消费者最终获利,欧盟对此不应熟视无睹,采取限制措施只会保护那些已经丧失竞争力的欧洲产业。而代表纺织企业利益的欧洲纺织服装协会(Euratex)主席米歇尔·特龙科尼(MichelleTronconi)则要求欧委会“以适当的方式”,将欧盟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数量限制延长一年。其理由是,2005年欧盟与中国通过签署《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了结纺织品贸易争端,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纷纷效仿,但他们的有关措施迟至2008年才结束。“我们不希望成为2008年中国出口的焦点。”特龙科尼表示,如果欧盟比美国早一年结束数额限制,“则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就会集中到欧盟市场”。

    幸运的是,法国要求延期的提议没有得到广泛支持,此前曾呼吁延长配额期限的意大利最终也放弃了原有立场。该国欧盟事务部长博尼诺说:“考虑到不可能达到有关配额延期的协议,意大利支持采取复核制。”

    纺织品虽然是中国创造顺差的主要行业之一,但中国出口的大多是附加值很低的劳动密集型纺织产品和纺织原料,同时又从欧洲进口昂贵的纺织机械设备及配件,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从韩国进口化纤面料。而且,欧盟是全球高档纺织品和成衣的最大出口商,许多欧盟成员国的服装企业在中国建有加工厂。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越南-俄罗斯纺织贸易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 09-27
v 印度时装业潜力巨大 设计水平亟需提高 09-27
v 韩国时装纺织品博览会展现纺织不凡实力 09-27
v 赴法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力推原创品牌 09-27
v 越南加强同柬埔寨在服装工业的联系 09-26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