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国服饰报
详解第四届中国服装品牌大奖参评范围与标准
2007年09月19日 来源: 中国服饰报  
 

  9月1日,第四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正式启动。截至9月12日,已有60多个品牌咨询并积极准备参与本届大奖的评审。相对于第一届的“凭感觉报名”和第二第三届的“投石问路”式的报名,本届大奖的参评品牌开始深入研究奖项的设置,针对品牌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报名,希望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各奖项设置的评审核心,品牌能够完成自我梳理和对一年表现的总结。而这也更加体现了“大奖”设定的目的之一——使品牌能够通过大奖的评审过程完成一次充分自检。在此背景下,为品牌详细解读年度大奖的奖项设置。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以自愿参评的中国原创品牌为评选对象,坚持以市场检验为准绳,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社会选票、网上投票、市场调查、服装现场展示、品牌现场演讲、质量抽检、品牌报告审读等多个方式进行评审,经过初评和终评后,最终结果将于来年春天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通过一场盛典向世人公布。

  第四届“大奖”共涵盖11大奖项,分别为:

  (一)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风格大奖评估参评品牌的品牌风格,评审内容包括品牌定位、VI系统、SI系统、品牌文化内涵及诠释和服装款式设计等。

  通过展示参评品牌所提供的能代表品牌风格的服装实物,包括品牌定位、文化内涵、设计款式等在内的一些需要靠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品牌风格将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评审组专家们面前,专家们将据此给予打分。

  (二)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品质大奖评估参评品牌的综合质量,评审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包装、环保指标等。

  品质大奖的评审原则相对容易理解,即要对参评品牌的综合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大到产品外观有无瑕疵,小到产品包装的优劣、所标成分是否与实际相符,只要是与质量相关的环节,在评审过程中都可能“遭到”检验。当然,确保这一切实施的基础是,“大奖“将委托具绝对权威性的国家级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入围品质大奖的品牌进行抽检。检验中心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双方共同制订的《委托检验协议书》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向组委会出具“质量检测检验报告”。而所谓“抽检”,就是为了确保公正性,区别于正常检验中的批次抽检。该抽检可谓是“严上加严”,由组委会联同“大奖”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普华永道,在品牌专卖店内购买两件服装,直接寄给检验中心进行检测。

  除此之外,“品质大奖”还需要参评品牌提供一些硬性资料以供参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产品质量免检证书、进出口商品免检证书等,以及品牌在“抓质量”方面的工作目标和主要管理措施。

  (三)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策划大奖评估参评品牌该年度宣传推广方面的事件性方案(该方案可已完成或正实施),评审内容可涉及营销、策划、招展方式、广告创意等方面。

  策划大奖通过品牌提供的年度内关于品牌推广方面的策划报告,评判该策划方案对于品牌形象的树立、品牌整体包装的提升具有何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创新大奖评估参评品牌在产品开发、品牌理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评审内容包括该理念或模式(不含宣传推广方式)的独创性、开拓性和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等。

  该项“大奖”将着重考验品牌在过去的一年内有无创造新的营销模式,以及该模式对行业、对品牌有何积极影响。需要企业提供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发明专利证书等也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标准之一。

  品牌需要通过报告与企业代表现场演讲陈述该品牌的创新,属于产品开发、品牌理念、营销模式、管理方式或其他哪些方面的创新,并对该创新举措的核心内容进行同比与实施效果分析。同时还要考虑这一创新在行业发展中的领先作用和价值。

  (五)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潜力大奖评估参评品牌(只针对2003年9月1日之后注册的品牌)的市场潜质,评审内容包括品牌风格、品牌定位、产品设计、店面陈设、行销手段等。

  参评“潜力大奖”的企业,需要派专人在规定时间内面对评审专家组完成演讲和现场问答。演讲人需要通过精炼的话语,言简意赅地阐述品牌从定位到销售环节的一系列相关信息,并对目标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阐述针对这一状况品牌自身的对策与前景规划。

  (六)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营销大奖评估参评品牌的营销能力,评审内容包括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市场表现、营销业绩等。

  需要参评品牌提供一些硬性的数字资料,包括品牌销售总量、销售总额,专卖店(柜)数量,品牌净资产,资产总额等。中国名牌或者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获得也对其有影响。

  (七)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公众大奖评估参评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评审内容包括消费者知名度、市场美誉度、社会公益性等。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在评审权重中占有很重要的一环。“大奖”主办方将派工作人员前往全国12个商业较发达的城市,在指定地点对随机挑选的、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进行问卷式调查。最终1200份调查表将寄回普华永道公司,由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八)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评估参评品牌的品牌价值,评审内容包括财富创造力、市场知名度及发展前景等。

  品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品牌的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品牌财富创造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价值大奖将对上述这些影响品牌“含金量”的因素进行评估。

  (九)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评审对象为与服装行业相关的非服装类企业、组织或机构,从该企业、组织或机构对服装行业的推动作用进行考察并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推动效果等。

  该奖项旨在表彰某一服装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产业集群中,对服装产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或机构。他们的经验有助于其他地区服装产业的整体提升。

  (十)2006~2007国际品牌中国表现大奖评估国际品牌中国市场综合业绩表现,评审内容包括品牌风格、综合质量、品牌价值、市场认知度、营销能力、经营理念、发展举措等。

  授予进入中国市场后取得好口碑、好业绩,并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的国际服装品牌。

  (十一)2006~2007中国服装品牌成就大奖评估参评品牌综合业绩表现,评审内容包括品牌风格、综合质量、品牌价值、市场认知度、营销能力、经营理念、发展举措等。

  与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类似,是对服装品牌整体实力的综合考量。服装品牌的“成就大奖”虽然不是终身的,但却是对上一年度品牌所获得成就的肯定。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