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31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展场,大连市市长夏德仁接受记者采访时 称,大连服装产业要向高端发展,打造成为时尚信息发布中心和引进国内外品牌的中心,这一构想在本届展会上得以充分体现。
在本届展会上,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中国的580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企业64家,参展面积占总数的30%。展会邀请到的专业贸易商来自海外54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100多个城市,其中海外专业采购商237家,国内各地大型商场202家。展会期间举办的“品牌与市场”论坛、“大连杯”中国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名师名品时装展演、创意展区动静态展示、海内外买卖对接洽谈会等主题活动,使参展者受益匪浅。
本届展会突出体现了“品牌+创意”的特点,在贸易对接上实现更为有效的专业化服务,初步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同类展会的错位竞争的优势。
品牌集中度高
博览会上参展的国内外企业共带来各类服装、纺织品品牌400余个,约占展会参展企业总数的80%。其中海外二、三线品牌企业有58家,国内企业省级以上重点品牌企业有112家,市级重点品牌企业237家。国际品牌FREESOUL、MNG、Jetro、坤姿、伊藤忠、帕克岚德、Mafiawear、ONETACK,与国内品牌创世、妙帛、梵汰奇、欢腾、卡兔、蒙王等也精彩展出。德国、瑞士、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等五国服装纺织相关协会负责人带领本国企业前来展会考察,并为2008年组团参展作准备。
本届展会国内外品牌企业高度聚集,体现出大连服装博览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升了展会的规格和档次。在加强展会功能定位的同时,也为展会培育发展成为树立民族品牌,打造纺织服装品牌进出口平台提供了保障。
专业化水平高
展会期间,除以交易为核心的展览之外,为配合实现展会的功能定位,博览会还举办品牌与市场论坛、设计大赛、名师名品展演等主要活动。其中,品牌与市场论坛活动采取对话形式,围绕全球化格局下品牌博弈与市场及国际时尚合作战略展开激辩。展会期间,国内品牌思凡、创世,意大利品牌FREESOUL&IS,西班牙品牌MNG举行了4场展演,此外,博览会还举办中外时装品牌拓销展演,帮助参展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由大连服装协会承办,中国服装协会和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服饰报、中国纺织报等权威机构和媒体协办的“大连杯”中国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国内20名选手和来自日本、新加坡、丹麦等9个国家的10名选手进入决赛,为博览会增添了色彩。
展会活动定位科学,突显国际化、专业化,同时也体现博览会的服务意识及在信息发布、政策引导方面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创意设计成为亮点
本届展会设立的创意及设计师展区展场面积4000平方米,来自意大利、日本、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多位知名设计师及设计机构均在此同台亮相。通过借鉴米兰时装周的成功经验,展会采用展示与展演动静结合的方式,发布设计师最新作品和创意设计理念。
为了巩固当地的服装产业基础,把大连建设成为国内时尚创意的设计、研发、展示中心,根据商务部和市政府的要求,博览会提出加快大连创意产业园的筹建工作,注册成立大连创意产业中心和大连创意产业项目管理公司,具体开展创意产业项目的投资、融资和运营工作。此外,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已同意与大连市创意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本届展会上,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携旗下设计师及相关机构前来参展,并在展区内展示发布两家创意产业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方案。
贸易对接注重实效
本届展会将贸易成交作为重点。根据参展企业提供的需求信息,组委会从5000多个会员的资料库中,为每家报名参展的企业有针对性地筛选了10-15家贸易洽谈对象,并且将展前联系、展中对接、展后成交的各个环节一一落实,为其提供配套的专业服务。展前为展商提供合作方的相关资料和经过细化的采购意向;展中实行预约式洽谈和提供相对封闭的洽谈场所,组织举办小型贸易对接洽谈会,将参展商供应信息公示,便于贸易商查询、联系;展后对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追踪、落实、汇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