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鞋业几十年来一直都不被世人所关注,直到2003年奥康集团携巨资进驻璧山,与璧山县人民政府联合打造中国西部鞋都,璧山鞋业才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组团加参国内外鞋类展会,积极应对欧盟鞋类反倾销。
重庆鞋:组团参加上海鞋类展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于9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在主办单位中国皮革协会的多年精心培育下,中国国际皮革展在规模、品牌、服务等方面几经跨越,已经成为中国大陆首屈一指的中国皮革盛会。
据悉,本次展会“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兼顾低档;以外贸为导向,兼顾内贸”为定位。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名牌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上中下游企业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为制鞋业各个环节提供最直接、最丰富、最具价值的市场信息。
国内以奥康、康奈、森达、百丽、富贵鸟、亨达、木林森、红蜻蜓等代表的知名制鞋品牌以全新的形象和产品亮相成品展区。同时,浙江温州、成都武侯、广东惠东、重庆璧山和江苏江都等鞋业特色生产区域组团参展。
据中国西部鞋都璧山县鞋业办公室主任孙华介绍,中国西部鞋都此次参展企业少于去年,但参展的鞋款却远远多于去年。重庆红火鸟鞋业、重庆加利加鞋业、重庆裕华鞋业鞋材、重庆红土地鞋业等五家制鞋企业携带了新近设计的200多个鞋款组团参展。
重庆红火鸟品牌是奥康集团旗下的第五大品牌,也是中国西部鞋都内的领军品牌,以往都随奥康集团其它四品牌一起进行参展,今年加班加点设计了50多个新款,同中国西部鞋都内的几大品牌联合参展,共同打响中国西部鞋都这一品牌。
重庆裕华鞋业鞋材有限公司前不久刚刚参加完美国拉斯维加斯鞋展,收获颇丰,一举签下了数百万元的订单,这也是西部鞋都乃至重庆地区的制鞋企业首次参加国际鞋类大展。
璧山县鞋业办公室主任孙华认为,自2003年奥康集团和璧山县人民政府联手打造中国西部鞋都以来,璧山鞋企积极行业竞争,不断缩小相互间的差距。同时,璧山县两年一届的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也使当地的制鞋企业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璧山鞋业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赵艾司长前不久考察璧山时指出,西部鞋都的运作模式非常成功,要大力推广西部鞋都的成功经验。赵艾司长对中国西部鞋都近几年来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政:东部鞋企将集体西迁
自7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出口退税“新政”,调整涉及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鞋革产品作为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商品,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调整之列,此次出口退税将从原来13%下调至11%。
浙江多尔康鞋业总经理胡启多第一反应就是:“这下以后生意难做喽。”他认为,靠产品提价“消化”也不是办法,或许一些老客户对调价还能理解,但一些新客户不大可能会接受提价。他显得有些无奈。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汉东认为,尽管国家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对企业现阶段的经营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那些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企业更是严峻挑战。但同时,这种挑战其实也是一种动力,倒逼着企业不得不去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往附加值高、深加工的方向发展。
中国西部鞋都璧山县鞋业办公室主任孙华认为,璧山县拥有1600多家生产企业,但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并不多,所以这次下调出口退税对璧山鞋业影响不大。
近年来,东部制鞋企业在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2003年开始出现东鞋西移现象,奥康集团投资10亿元在重庆璧山建设中国西部鞋都,成功地将制鞋产业链复制到西部重庆,并带动了一大批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掀起了一股东鞋到西部淘金的热潮。
此次出口退税,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鞋企业,特别外贸型制鞋企业影响较大,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缩小了利润空间。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包括奥康在内的东部鞋企纷纷到西部投资,东鞋西移将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最大的出口退税削减实施未满一个月,政府又宣布了将于8月23日开始实施最大规模的加工贸易政策紧缩方案。大批出口生产企业在忐忑不安中渡过了“黑色七月”,受到波及的以港澳台资企业为主。
加工贸易新政给企业带来的是资金难题,保证金完成了从“空转”到“实转”的变革。
以一制鞋企业为例,进口关税5%,出口退税率11%,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了100万美元原料,制成产品之后出口售价150万美元,获利50万美元,那么企业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承担3万美元的出口退税差额。但一旦实行保证金实转,企业进口时,就必须额外准备22万美元存入海关指定账户,直到产品出口核销后,才能申请返还。而如果被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该企业进口时就要付出122万美元,出口时退税差额达到9万美元,一进一出令企业成本骤然上升30%。
一位企业老总反映,他们一年合同金额在3000万~4000万元人民币,但要交保证金1000万元左右。相当于2至3个月的营业额。有数据表明,仅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轻纺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缴纳的保证金可能达200亿元。
皮革、肥料、化工、冶炼、冶金等行业将被列入禁止类目录,而化学品、塑料、橡胶、制鞋、箱包、家具、造纸等行业则将被列入限制类目录,总共涉及数千种产品。
虽然加工贸易新政的消息提前向外界透露,但业界仍担心珠三角港商的1/2将停产或缩减生产规模,而且促使更多企业迁离珠三角,纷纷向西部地区迁移。
但很多港资企业表示,广东一带有成熟的厂房租赁市场,而在西部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市场,或是有现成的厂房可以出售。如果单存是自己投资建厂,在时间上就要浪费一年多的时间。
对此,我们采访了重庆奥康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远武,他表示,在中国西部鞋都的二期工程中,总计建设了三十个标准厂房,最大的厂房占地10亩,均可以满足企业生产。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表示,这次政策调整给中西部地区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对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来说,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个机遇,发挥本地优势,承接和本地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相匹配的产业转移,借力把国家已经确定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向前进。国家在新政中仍留有余地,给予中西部地区一定优惠政策,无疑是为了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随着“新政”的正式实施,东部企业西迁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