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国服饰报
东北服装业:如何启动新一轮发展
2007年09月05日 来源: 中国服饰报  
 

  另外,模式创新还体现在产业的承接要从被动的承接走向主动的产业合作。

  丁宁:广东的纺织服装产业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走了两条路,一是模仿创新,二是自主创新。

  所谓的模仿创新,就是通过学习率先创新构想的行为,先吸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再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模仿创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宏观方面看,包括创新机制、新政策的制定;从企业微观层面讲,包括生产力创新、生产关系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机制创新。

  模仿创新往往可以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功效,弥补了产业发展初期在经济技术上的不足,这也使广东的纺织服装产业能够少走弯路。

  目前东北服装产业的基础很好,可以以广东这些年的发展经验为借鉴,但要注意,虽然出发点可以模仿,但要立足于创新,以创新支持产业发展。

  刘文献:东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问题就在于商业创新,没有商业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走不远的。商业创新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拉动产业创新,二是商业创新本身。

  我对大杨快速发展的体会就是两个字:创新。这种创新是系统的创新,包括了战略创新、生产创新、商业创新、品牌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等多个方面。例如,通过技术革新、工艺革新,大杨集团最好的一个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底;通过管理革新,大杨现在正与世界大品牌在合作。

  另外,我认为振兴东北的服装产业,对于企业而言不一定都要去做品牌,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定位,即使做加工,也一样可以做出加工业的世界名牌。

  杨光:全球产业结构变革给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启示。

  第一,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服装产业有多重性,很难认为它是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和粗放型的生产模型讲,它有传统产业的性质,但就它具有自身内涵,具有重要文化品位,及其与经济社会文化共生发展的特点来讲,它永远没有“夕阳”的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讲,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夕阳管理和夕阳模式。

  目前,服装产业的技术构成、精神加工和文化附加值亟待提升,也就是说服装产业需要新型的面料、最新的设计元素、最新的概念体系和最新的市场模型的开发和研究,以及新的后续的整体技术,新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这种新的概念。因此,如果把服装产业提升为高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加工层面的这样一种新兴产业,它就获得了升级。

  第二,科学发展观也给我们带来新启示,它是一个系统发展观,诠释了发展的生物模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简单振兴装备制造业,而是必须站在生物模型上来系统思考,服装产业同样是振兴和产业布局中的有机成分。

  服装产业本身的发展也是一种生物模型。目前,很多人更多地把服装看作是一种制造或者设计的过程,其实,服装产业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有服装创意、服装概念,然后才有服装的设计,这才叫工业文明。单独的设计,考虑更多的是结构、材料工业、美术等方方面面的要素如何凝结在产品上。中国服装产业现在差就差在中间环节上,很多企业把设计完的东西直接进入到制造环节,缺了重要的中间环节——服装领域的系统设计和工艺流程。

  专业市场的带动很关键

  陈国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要实现从传统的以加工制造为主到现代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变。我们通常较多地把市场仅仅看成是产品市场,但其实,现代市场的需求,要从产品走向产能,从交易走向配置,从平台走向服务,市场应发挥主动配置资源的功能,要有集成的服务,而不是简单的物业管理和场地的出租。

  刘文献:以正在建设中的沈阳国际纺织服装城为例,这个服装城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要起到配套、增值、交流、体验、创新的作用。服装城的创新,就是要为自己的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价值创新。

  我认为一个综合性的批发市场要朝着商社的角度去发展。日本就有很多集情报功能、资本功能、管理功能、渠道功能等为一体的商社。同时,也希望把包括专业市场、媒体、政府在内的各种力量集合起来,为东北纺织服装产业的振兴真正提供一个平台。

  钱晋:专业市场目前出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是市场品牌时尚化,市场功能集成化,市场定位精准化,市场服务产业化,市场管理品牌化。

  以市场功能集成化为例: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市场只是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但如今,专业市场日趋成为多功能的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配送中心以及旅游购物中心。另外,专业市场目前还越来越注意专业化服务的延伸。所以,东北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应该注重专业市场的带动作用。

  政府支持力度要加大

  蒋衡杰:大连市一位领导曾送给我一句话,说大连需要铺天盖地、甚至是顶天立地的品牌。他还告诉我,政府跟产业的关系是给一块土地就生长、给一点阳光就强壮、给一点雨露就灿烂。所以,我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关注、重视东北纺织服装产业今后的发展,多给这个产业一些关怀和支持,同时,也呼吁东北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抓住产业调整升级的主线,以科技创新的态度,使东北的纺织服装产业在今后的5年中能够发挥后发优势。

  张树文: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链与公共服务平台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战略与战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产业链是各种因素作集合加强的链条。在这个链条的各个环节上,各种类型的服务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从企业来讲,希望政府和协会今后从五个方面为公共平台的建设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这五个平台分别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资金也就是风险投资服务平台、公共人才培训平台和公共市场与品牌推广的服务平台。

  -声音

  这是一个在重要时刻、重要地点召开的重要论坛,它表明在贯彻落实振兴东北经济的过程中,辽宁注意到了纺织服装产业对于振兴东北经济的重要性。——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

  纺织服装产业尽管现在还不是辽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但从战略性和基础性方面看,它却和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的地位同等重要。因为它关系国计民生,也关系社会和谐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辽宁纺织服装产业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只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左右,但是它的贡献很大,它直接、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员有200万左右,占到了辽宁全省总就业人员的10%左右。——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松

  在新机遇来临之际,在调整结构、强调产业升级之外,东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首先还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采取措施来促进产业发展。——大连服装协会会长田平

  东北具有人力资源、土地、政策等一系列能够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优势,但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转移不是产业的退化,而是应该站在积极和提升的层面来思考,这样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升级。——辽宁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长杨光

  这次论坛是东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起点。我希望,本次论坛能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推动东北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一页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