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中国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不适合印度纺织工业
2007年08月30日 来源: 中国纺织网  
 

  印度纺织部长Arvind Kumar Singh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不适合印度纺织工业。

  记者问:近六个月,印度纺织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长均见滑坡。您认为这种局面什么时候能够扭转?

  他回答说:我们在努力。卢比升值对部分出口产品造成负面影响,但不是全部出口产品。我们正在采取补救措施,这也是今年举办纺织峰会的原因之一。

  不仅仅是纺织工业和纺织部要参加本次峰会,还有知识界人士,经济学家和其他人员都要出席本次峰会。总理Manmohan Singh将出席峰会的闭幕式,有四个大会工作组将向他提出建议。一旦我们提出建议,政府就会制定出更好的政策。

  问:用工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我们正在与劳工部、工会和公司管理层进行谈判。保护劳工者利益非常重要。有些方面的工作属于周期性的。

  在服装方面,有人提出建议,说在最忙碌的季节,应该允许工人加班加点,然后给他们发加班费。我们正在与劳工部协商。大家静心等待结果吧。

  问:用工管理的灵活性如何?

  答: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它们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与各方面的共同利益承担者进行磋商,还需要照顾各方的利益。

  问:政府在整合织布行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管理小型织布工厂规章制度已经用了近40年。只有不到3%的布是由有组织的工厂生产的,而62%的布是由动力织机部门生产的。

  这就是为什么动力织机部门在我们的战略政策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对动力织机进行技术更新。

  其他措施方面,如支持动力织机的发展,政府正在考虑制定措施,为动力织机提供纱源方面的支持,以及产品综合销售战略措施。

  问:政府决定在第11个五年计划里继续延长技改基金计划,新的技改基金计划特点是什么?

  答:政府的议程是扩大就业机会。服装领域的投资很低,但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多。

  另一个领域是技术纺织品,我们没有充分挖掘这方面的潜力。我们消化不到5%的技术纺织纤维。机器成本太高、企业不重视、标准不统一,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另一个领域是加工业。

  近10年,我们发现加工业是生产链上一个薄弱的环节,坯布和未加工纱被大量出口。机械化程度高的加工厂不到10-12%。

  问:中国式大批量生产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答:中国模式可能对大批量生产有用,但如果你希望在纺织工业中复制这种模式,它可能不起作用,因为你面对的是复杂的设计。

  当附加值增加但订单很小的时候,可能为我们没有组织起来的小企业提供了用武之地,因为我们可以更快地扭转生产船头。而中国模式则无法胜任。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斐济服装可能失去澳大利亚市场无关税让步 08-30
v 巴基斯坦的面料出口在6月份出现了负增长 08-30
v 越南的纺织品和鞋履享受到政府的支持 08-30
v 访法国纺织服装联盟顾问奥博利·马蒂先生 08-30
v 越南建立第一个服装材料和服饰供应中心 08-29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