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是我国茧丝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丝绸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促进丝绸纤维材料创新,开发复合型、差别化、功能化新型丝绸纤维,推动丝绸产品更新换代。
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推导、丝绸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丝绸企业的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在现代新技术的发明攻关上成效卓著。8月10日开幕的“首届中国丝绸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丝绸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展示,现代产业展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全面展现丝绸产业链,让消费者了解丝绸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最新工艺。
又见传统丝绸的浓墨重彩
“锦上添花”、“繁花似锦”是家喻户晓的成语,其中的“锦”字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漂亮景物,它来源于丝织物的一类织物名称。“锦”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商周时代就有锦的丝织物;在唐宋时代织锦工艺技术发展很快,花色品种很多;到了元代,则是织锦技术的鼎盛时期,用金银线作纬线,织成富丽堂皇的织金锦。
“锦”是丝织物14大类中的一类,我国织锦的产地很广,品种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合称“四大名锦”。除此还有著名的缂丝工艺等等。目前,这些鲜有人懂的丝绸手工技艺大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种传统的丝织技术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很多有识之士以及钟情于丝绸文化研究的学者也一直不懈地做着努力。在弘扬中国丝绸大品牌的平台——“中国丝绸节”的现场,专家学者以及工艺大师,为我们解读了古代丝织技术。
云锦人重现龙袍风采
在“首届中国丝绸节”的展厅中,记者看到一个长6米、高4米的“大家伙”,据云锦丝织工艺美术名人金文介绍,这台纺机叫“斜身式大花楼提花织机”,是传承古代妆花缎机的云锦妆花织机,由横向与纵向的“七丝八幛”来决定织物的组织结构。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五六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云锦”是南京传统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因其华贵、多彩灿烂、变幻如云霞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设立的官营织造——锦署,因现代只有南京一地生产云锦,故通常称为“南京云锦”。云锦在明清时代非常流行,专为宫廷织造,主要用作“御用供品”,供宫廷服饰和赏赐用。至晚清以后,云锦开始流传至民间。
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织造,如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就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万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万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云锦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妆花”、“织金”和“金宝地”等。妆花锦用色变化丰富,一种织物上的花纹配色多达十余种,最多可达二三十种,图案的布局严谨庄重,简练概括;织金锦的花纹图案全部用金线或银线,或金银线并用织成;金宝地锦的花纹图案全部用金丝织满地,再在金地上织出五彩缤纷、金彩辉映的花纹。现代织锦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开发成功,它既保持了云锦的传统风格,又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总的来说,云锦的花纹图案布局严谨庄重,变化概括强,用色浓艳对比性也强,又常以片金勾边,白色相间并以色晕过渡,图案具有浓厚朴质的传统风格,色彩华丽,别具一格。
云锦在古代主要运用于缝制龙袍、装饰宫殿和庙宇以及神袍、祭垫、帷幕等,金文大师成功的复制出了龙袍,在被中国科委推荐参加的二十届国际服饰会议上获奖并进行演讲。目前,金文创始的“名师”品牌的主要产品有高档礼仪服装和服饰材料以及高级室内装饰工艺品。
宋锦为奥运添彩
宋锦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中国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的创始人钱小萍,从事丝绸研究近50载,她创立的古丝绸复制中心旨在挖掘、保护、弘扬和传承传统丝绸文化和传统丝织技艺。在她的带领下,复制中心与国家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和青海博物馆等单位合作,成功复制了先秦、两汉、隋唐、明清等珍贵文物二十余件,分别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目前他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对宋锦技艺的传承研究,目前已成功复制了一部分宋锦名作。
宋锦起源于宋代,发源地在中国的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
宋锦属于织锦类工艺品,工艺复杂品种繁多。主要分匣锦、大锦及小锦三类。大锦是宋锦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它质地厚重图案精美,多使用金银线编织,作品美观大气,适合于制作各类书画装饰品;小锦质地柔软而坚固,一般使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用小锦制作的服饰高贵典雅,在近代非常盛行;匣锦更多的用于制作一些仿古的作品,如仿古的屏风、名人的书画、高档场合以匣锦的点缀来突出古典的氛围等等。
结合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现代的审美观念,宋锦如今被应用到了商务礼品、家庭装饰、工程装饰、家纺系列、男女服饰及仿古艺术品等众多领域。记者还有幸从钱小萍馆长那里看到了她用宋锦工艺创作的“奥运福娃”图案,非常精致,栩栩如生。
科技强化现代丝绸产业链
《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的“纺织科技进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明确指出,“纺织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信息化带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纺织工业的纤维材料技术、装备技术、工艺与环保技术、信息化水平、骨干企业产品开发创新能力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初步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并将“新型丝纤维材料加工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和“高档丝绸产品印染后整理技术”等丝绸新型工艺技术列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突破的28项关键技术之中。
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对立的,为了实现两者的结合,很多丝绸人正在努力加大研究力度、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借鉴、利用多种学科和多种行业的高新技术成果推动丝绸行业科技进步与发展。
从提升蚕种品质抓起
茧丝绸产业的链条最上游,便是众所周知的“种桑养蚕”,从材质源头上发力,并不是本末倒置的。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大的茧丝绸进出口企业之一,其新型蚕种培育推广和雄蚕丝甑别项目就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与日本蚕种培育专家合作,历时6年,耗资700余万元,精心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蚕种———“苏豪×钟晔”通过了国家和省级鉴定,新蚕种质量好、产量高、产值高,比普通蚕种每张增产15%左右,张种产值达1500元左右,深受蚕农欢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荧光茧色判性仪,可以用于雌雄蚕茧辨别,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该公司进行了家蚕饲养基础性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从茧丝绸产业链的源头抓起,通过改进品种、生产优质茧丝、缫制优质厂丝,进而控制终端产品质量。
化学染料大多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危害性,生产天然彩色织物则可以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由桑蚕直接吐出的天然彩色茧丝不需要染色就能被织成色彩斑斓的绸缎,兼具华美外观和环保内质的绿色原料。天然彩色蚕丝技术日趋进步,彩茧的种茧成活率与产量都在逐年提高。
新工艺、新设备不断被引进
自动化制造是高新技术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丝绸产业的生产织造水平提升也同样基于此。
所谓自动化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使产品在一种非常稳定的环境下生产。目前,丝绸企业已大量装备自动化缫丝机、无梭织机、电脑印花机、电脑横机等机电仪一体化设备。先进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年来,为了提升丝绸产品的质量与档次,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尚丝绸产品,丝绸企业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新品种与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也空前活跃。
如采用Tencel纤维与绢丝纤维开发生产的赛络纱高档针织物等真丝针织产品;与弹力丝交织的抗皱真丝绸、织入不锈钢丝的形状记忆真丝绸、利用具有可变化纬密装置的剑杆织机制织横向凸条外观的丝绸面料等。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丝绸和服装的各个领域。国外丝绸纺织工业普遍采用电脑程序控制。从市场信息到产品的花样、色彩、织物结构的设计,从缫丝到织绸、印染等生产和管理领域,都能找到电子计算机的身影。
新型真丝面料成为开发主流
机械的进步保证了丝绸产品不断向高品质化方向发展。现在高档的真丝产品,经常采用三种以上纤维的混纺或交织,有的甚至达到五六种纤维的混纺或交织。这类产品,服用性能优良,身价不菲,成为国际时尚的流行面料。
丝绸纺织技术复合化是当前的一个主流,具体体现在:化学纤维的复合;天然纤维相互间的混纺复合;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间的复合;多种功能整理的复合;多种织物的复合,如双层粘贴复合,镶拼复合,“三明治”式复合等。
国内丝绸企业根据国内国际市场新的产品需求和趋势,以真丝绸为立足点,充分依据现有先进的进口剑杆织机、真丝包缠机等生产加工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投入和开发力度,重点有以下几个开发方向。
一是保健功能型面料的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服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功能型面料将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潜在市场。近年来,杭州金富春公司在成功开发出真丝/杜邦Coolmax、真丝/Tactel、真丝/甲壳素搞菌纱/LYCRA等一系列分别具有吸湿排汗、抗菌、保暖等各类保健功能型面料,目前又成功开发出具有抗紫外线防护功能的高档新产品——弹力护舒缎,该产品弹性优良,手感柔软、滑爽、穿着舒适且抗紫外线强、抗皱耐磨性佳。
二是新颖绿色环保纤维的研究及其面料的开发。绿色环保纤维面料由于其独特的天然性、无污染性等优点正在市场上兴起,比如杭州金富春公司就开发出了多种新颖绿色纤维,如天丝Tencel、Lycell、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在上述环保纤维的基础上,该公司已成功研制出真丝/竹纤维/Lycra弹力面料新产品———弹力迪罗绉,该产品既有真丝的柔软舒适性又具有竹纤维的纯天然性、抗菌性、凉爽舒适性及强透气性,且成本较同类真丝产品有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超细纤维及其他新颖纤维的研究及其面料开发。超细纤维目前在市场上的品种已较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超细纤维具有特有的强抗皱性、超柔软性、弹性良好等优点,但作为与真丝匹配的面料开发在目前市场还少见。杭州金富春公司已经开发出真丝/PTT(超细弹性纤维)、真丝/杜邦T400弹性涤纶色纱等风格独特的新颖面料,并正在少量推向市场试销,这些产品融真丝的舒适滑爽性和超细纤维的强抗皱性、超柔软性、良好弹性于一体,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四是色织类真丝弹力面料的开发。色织类真丝弹力面料是目前国内外刚起步开发的产品。由于真丝色丝不耐高温,在高温状态下易退色,而真丝弹力产品必须经过近200度高温的定型处理,且真丝色丝与氨纶弹力丝在复合过程中易产生断头、发毛等病疵,因而色织真丝弹力产品在技术难度上较大,而色织真丝弹力产品由于具有普通染色无法达到丰富多变的新颖色彩感和高档化的独特风格而正在不断地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