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行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加强品牌的培育,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助于行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几年来在行业的品牌培育、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棉纺织行业健康稳步发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达到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开展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的活动中,注重倡导企业走良性发展的道路,促使企业的经营者通过争创名牌,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创优,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到以质取胜。通过质量的提升,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知名度,最终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加强,使企业的发展始终有能力走在同行的前列,成为行业的发展表率。
企业采用先进的纺纱、织造、染色及后整理技术,不断开发各项性能优良的产品,使之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自身的商标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代码和符号,而是以优异的内在质量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再以身负美誉的广泛知名度扩展了它们的外延,从而确立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品牌。
品牌的确立、名牌的获得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企业由原来客户来样加工,转变为客户来公司选样生产,由加工贸易型转向自主创新型。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其色织面料的生产每个月超过900万m,而品种花色可达4 000多个,平均每个花色的产量只有2 000多米,使每个品种在市场上都保持在稀有的程度上,产品的供不应求使得企业始终拥有产品定价的主动权,从而带来了丰富的市场回报。为保持这一优势,鲁泰公司每月还有新设计的上千个花色品种注入公司的品种储备数据库,使企业的产品始终引领时尚,经济效益也是同行的佼佼者。
湖北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泰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生产的高支高密纯棉坯布产品,经纬加和可达1 600根/吋,一般企业无法批量生产,成为高难度产品,也是市场的抢手产品,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已成为高档的家用产品生产企业的指定产品。而这一产品在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后,知名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下游高端产品的客户纷至沓来,慕名上门求购,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无形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励企业在品种开发和质量提高上瞄准新的高的层次去冲击。
获得“中国名牌”的所有企业均取得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0%的企业获省级质量奖,30%的企业获得有关部门的节能认证。可见,更加节能、更加环保、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开发,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高端产品的品质,有助于开辟新的制作工艺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纱布生产国,产品质量是保证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品牌发展的重要保证,创名牌企业的科研人员不断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生产工艺、流程,通过精细的管理,将纤维纺制成为畅销的纱线、面料。这些企业均采用并执行国际产品标准,获得了产品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质量通行证,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保证了利润增长,并使之成为企业的主打产品。
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市场的检验。通过展会、研讨交流对企业的科技型产品进行宣传,通过科技和自主创新,精纺细织,一丝不苟地生产优质产品,让市场认同品牌,反过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设计新产品,使其花色品种丰富、系列多样化。同时在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建立自主品牌,扩大品牌在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了品牌竞争力。鲁泰公司生产的高档色织面料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地位,在国际高档衬衫产品中,每5件衬衫就有一件用“鲁泰格蕾芬”色织面料生产的产品,公司的自主品牌面料出口率达到70%,除客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外,全部使用自主品牌出口。2007年1月,鲁泰公司100S纯棉色织面料产品荣获“国家出口商品免验”证书,实现了山东纺织行业出口免验认证零的突破,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
“中国名牌”的称号为这些企业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荣誉称号,这些获奖的企业也没有把这一称号仅仅当作金字招牌用以炫耀,而是当作占领市场制高点的一个标志,当作向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更高层次迈进的一个新的基础;当作参与国际市场深层次竞争的一个出发点。因此,对于这些获得称号的企业来说,所获得的称号是对企业在近些年来坚持不懈地修炼内功、打造自身坚实的整体实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奋斗成果的一个肯定和一种褒奖。企业最终的获得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培育名牌企业,树立行业榜样,明确发展目标,促进行业发展,提升棉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棉纺织行业是纺织工业的基础行业,在纺织工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棉纺织行业是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生产纱线、面料的行业,其产品又是生产服装、家纺产品的主要原料,因此棉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对后道深加工行业的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产业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行业的名牌产品,建设行业内有代表性的名牌企业,树立行业内企业发展的榜样,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棉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积极而又谨慎地推进“中国名牌”认证工作的目标。
企业创名牌产品要坚持不懈的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并且还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投入到创新工作当中,产品的实物质量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产品的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在为整个行业产品质量水平、产业结构的提高起到了表率和带头作用。彩棉纱、色织布及牛仔布、高支高密纯棉坯布是截至到2006年棉纺织行业的中国名牌产品,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山东鲁泰、安徽华茂、广东溢达、山东兰雁等企业是行业内具有领先竞争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注重强化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产品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棉花种植、纺纱、漂染、织布、整理、制衣综合垂直生产能力的纺织企业集团,世界产量最大的高档衬衣色织面料生产厂家。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纱线、色织布、高支高密纯棉坯布、衬衣四大系列,2004年至2006年“鲁泰格蕾芬”牌衬衫、色织布、高支高密纯棉坯布荣获3个“中国名牌”产品。色织布生产量占全国高档色织面料的30%以上。公司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创汇总额等经济指标连续3年在全国色织行业排名第一,在全国纺织行业持续保持了领先水平。
品牌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的腾飞。2006年,仅10户获得高支高密纯棉坯布的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约113亿元,同比增长31%;产品出口创汇约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品牌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走在世界纺织的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6年上述企业的纳税额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60%,成本费用利税率平均在13.32%,山东鲁泰、山东魏桥、安徽华茂分别可达到26.5%、17.57%、17.34%,总资产贡献率平均在15.02%,同比增长9.5%。这些指标也大大高于同期的行业平均水平。
可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在引领行业发展,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品牌产品价值、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能起到战略引领的积极作用。这些企业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获得“中国名牌”的称号,也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单一品种的认可,而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肯定与认可:他们的成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与变化的整体经营方略的成功,是为行业内的其它企业树立的榜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通过推进企业参与中国名牌申报评审,采用多种手段,会同地方行业协会推广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逐步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向更高的水平推进。
三、企业争创知名品牌,不仅仅是争荣誉称号。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发展机制,促进自我更新,确保良性发展,使企业始终保持综合竞争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榜样。
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是行业内生产该类产品的优秀企业,大多数也是近年来始终保持行业先进优势的企业,代表了棉纺织行业的当前的最好水平,如彩棉纱产品的代表阜阳华源、山东德棉;纯棉高支高密产品的代表安徽华茂、山东泰丰、际华三五四二、江苏大生、东营天信、淄博银仕来;色织行业的代表鲁泰公司、溢达公司;牛仔行业的代表淄博兰雁、常州黑牡丹等企业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国际纺织行业的前列,担当国内棉纺织、色织、牛仔行业的领跑者,是与企业的拥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创新的科研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文化中名牌战略的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先进的机器设备、产品质量的高标准、生产品种的高档化、多样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的。
3年来,在创“中国名牌”的企业中,广东溢达、山东鲁泰、山东德棉等企业有很多的产品发明专利,这些企业以高科技手段创造专利技术,利用其专利的技术优势,并根据高端客户的需求,生产、设计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档产品。产品从选料、配比成分、设计花型开始,把时尚、高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科技含量、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检验标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产品的品位、功能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功效显著,质量一流,深受高端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先进的设备为生产名牌产品提供了硬件保证。保持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是竞争的武器,也是打造品牌的关键因素之一。获中国名牌的企业有90%无梭化率达到了100%,60%的企业是所在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使用和研究,向着高、新、优的目标不断的努力,使其技术和设备及产品档次、科技含量在国际国内纺织市场上保持了明显的优势。
高科技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产品的品牌价值的提高,而要确保品牌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就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品牌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着力培养品牌的企业生产的众多产品,都被行业内专家评定为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产品,有80%的获“中国名牌”的企业在产品创新中获得了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如经纬加和超过1 000根/吋的高支高密纯棉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成为市场上的翘首产品。正是因为有坚实的生产基础做保证,才能在生产中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和时尚元素,使产品永远具有技术优势,而生产基础、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