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同时,也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劳动力、煤电油动力成本上涨,化纤、棉花等原料涨价的影响。面对当前形势,行业应该怎么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大型企业往往是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家们的思路对行业影响很大,听听他们的声音,对行业和广大企业法人大有裨益。
(记者谢立仁)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工作座谈会7月中旬在大连召开。来自棉纺、毛纺、家纺、服装、化纤、纺机等各行业的20多余全国著名企业、也是企业家联合会成员的老总们出席了会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州会长,副会长陈树津、孙瑞哲等也参加座谈。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华冠雄行业自律迫在眉睫
今年全国的棉纺织企业面临“洗牌”。原材料的涨价、纱线成本、劳动力成本这些因素都在威胁棉纺织生产的正常进程。业内有一家销售收入全国50强之一、拥有20多万纱锭的企业,因为资金的问题正面临停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再占优势了,有一家企业,老板把工人的加班工资以奖金名义打入了工资卡中,工人因此到劳动部门申诉。劳动部门经过调查后,明确告诉老板,加班工资与奖金是两码事。结果工人胜诉,老板须补发工人的加班工资。所以说,企业管理一定要规范,在资金和劳动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极为重要,尤其是要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按实物的标准制定企业的标准应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决不能再盲目地扩大产能,建议中国棉纺织行业要尽快建立自律体系,以保证中国棉纺织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炳根做强做大才有出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行业都不会一劳永逸,都存在风险。每个行业竞争都很激烈,深圳华联瞄准的是调节器这块蛋糕,要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PDA生产线。但建成后发现中国的化纤总量已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2%,化纤的制品出口量占1/3还要多,明显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停产,最高的时候占全行业生产能力的60%左右。但需求永远是有的,产能的扩张要以科技优先、成本第一作为基础,只有做强、做大才会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我们不但要关心自己的行业,更要把眼光向上下游及相关行业上看。例如我们关心国际市场的变化,关注天气变化和战争问题,因为企业的产品是销往全球的,全世界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
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席时平上海的做法是走高端
上海的纺织业发展可谓是今非昔比。我们把产业链延伸作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在去年实现的230亿销售收入中,产品布局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60%是贸易所得(出口额19亿美元);70亿左右是来自制造业的收入;而家纺成为了第一产业;针织服装占到了1/3;产业用布也占了很大比例。上海的纺织工人从过去的50万大军减少到现在的不足3万人,这3万人中大多数是高科技人员。上海纺织科学院是上海纺织人才的培养基地。利用上海的地域优势,在情报、研发、人才、时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环保的压力依然很大,原料和生产成本也在增加,但是我们在品牌和科技上不断进行突破。在连续两年职工的工资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企业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还提高了2%左右,这主要是科技的力量,上海纺织总是要走高端路线的。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 企业发展要虚实结合
企业发展要虚实结合。虚是指做一些与纺织无关的事,和国家的政策融合与金融房地产结合,这种短平快的项目要尝试一下,我们仅做房地产就有8个亿的收入;实则是老老实实做好主业,我们在纺织业门类比较齐全,除化纤面科和针织没有外,其他都有。同时,产能过剩也在对我们构成压力,企业生存要靠科技开发,走多种经营、附加值提高的路。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研发上有突破的,而纺织行业也有发展的空间,关键是调整好思路。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宁波维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承命自己的梦自己圆
要以非主业的利润加大投入,加快企业主业的发展。我们是利用科技和房地产的投入,投入纺织科技的。企业经过改制后几次调整,家纺成为第一选择。在规模和档次上走科技和开发的路,效果还是不错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自己的梦要自己圆才行。宁波的服装生产因劳动成本高而难做,我们就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江西和安徽。过去企业往往因停水、停电而停产,现在又会有新的问题,包括用工矛盾等,都要逐步去一一解决。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会副会长、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军用发展解决发展中问题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是竞争的主要矛盾之一,许多企业输在了这一起跑线上,所以人员的精干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与先进国家的企业相比,人员多出1/3左右。减员才能增效,要先修渠后放水,把人员过剩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是通过发展解决的。近几年我们产能增长一倍多,人员减少近1/3左右,靠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不合理用工。过去车间的工资员、核算员、质量管理员、安全员、都是一人一岗,现在变成了四员合一、甚至五员合一。发展使公司的销售收入从20亿元增到4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60亿元。企业发展的本身也是效率,也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