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外经贸委茧丝绸办公室消息:今年1~6月,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出口市场扩大、企业亏损面加大的喜忧参半态势。
蚕茧生产发种增加,产茧减少,价格下降。2007年春季该市共发种298853张,同比增长0.6%;产茧9627吨,同比下降7.3%;单产32.2公斤,同比下降8%;收购量7588吨,同比下降9.69%;综合均价773.29元/50公斤,同比下降10.86%;蚕农总收入1.489亿元,同比下降17.6%。
丝绸加工业生产运行平稳,缫丝企业亏损面加大。今年1~6月,重庆市丝绸加工企业完成丝类产量2165吨,同比增长18.5%;丝织品产量828万米(其中化纤绸308万米),同比下降18.18%;绢类产量424吨,同比增长112%;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6.0304亿元,同比增长6.94%。根据对41家丝绸加工企业的财务统计,15家企业赢利,26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63.41%。丝绸加工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更加严峻。
丝绸出口价跌量升,市场扩大。今年上半年,重庆市丝绸产品出口达2155.8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43%。其中,白厂丝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30.5%;双宫丝出口金额同比下降27.1%;坯绸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5.5%;新增桑蚕绵条出口188.61万美元;新增丝绸服装出口3.05万美元。
重庆祥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宏美达新星贸易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重庆金凤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万兴绢纺有限公司、重庆嘉泰丝绸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金额都上百万美元;其中,重庆祥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宏美达新星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出口金额就分别达850.51万美元和381.28万美元,成为坯绸出口的中坚力量,在印度市场的影响不断扩大,份额也不断扩大。重庆万兴绢纺有限公司的万兴、彩蝶牌桑绵条出口欧洲、韩国及印度,全年订单饱和,弥补了双宫丝出口下降的缺口,成为今年重庆丝绸出口的亮点。
近几年来,印度对我国丝绸的反倾销,直接影响该市的丝绸出口,对此,该市的丝绸出口企业积极开拓新的丝绸市场,将出口国别扩大到了印度、韩国、意大利、新加坡等16个国家。
但是,重庆市出口量的90%都是面向印度市场,出口市场单一的情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市场的风险较为突出。据了解,该市对其他市场的出口量虽然小,但前景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