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纺织新技术 新材料支持国防建设业绩非凡
2007年07月31日 来源: 中国纺织报  
 

  “纺织工业对国防建设的贡献得到国家和军队的认可,是我们这些‘老纺织’的最大欣慰!”提起几年前获得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国家计委、经委联合颁发的军工配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时,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还是很激动,“这个荣誉其实不是给我个人的,它是对一大批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纺织人的褒奖”。

  说起纺织为军事工业配套的发展历程,朱民儒用两个词进行了概括:从开始时的仿制,到现在的自主研发。我国纺织的军工配套工作起源于模仿前苏联的武器装备,并模仿前苏联的标准和方法。上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为“两弹一星”配套的纺织工程纳入了国家专项,揭开了自主研发的历史。从“六五”规划开始,纺织的军工配套工作正式被列入了国家计划。纺织领域的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和高性能纺织品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核工业等领域直接配套,还有一些项目在化工、建材领域完成二次配套。纺织工业紧紧围绕国防建设的要求,研制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攻克技术难题,为武器装备的研制发挥了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

  谈到纺织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朱民儒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纺织提供的“米”,军事工业只能煮“开水”,做不出“米饭”。接着,朱民儒列举了纺织行业新技术在国防建设中取得的一些成就。例如,随着航空工业发展和空军新机种装备的需要,飞行员的衣服必须具备阻燃、防水透湿等性能。衣服面料属于轻质高强抗燃织物,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色牢度较好、阻燃、不熔融、耐高温等特点,该面料通常以高强阻燃型织物或其他织物作表层,经编或其他织物作内层,中间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经特殊工艺复合而成,能有效地阻止水的渗入,保证人体汗气的散发,使人感到舒适。

  空军各种机型使用的降落伞、引导伞、减速伞、阻力伞、回收伞全是由国内自主研发。其中的降落伞采用的是单向弹性织物,因其具有高度变形性能,可赋予降落伞极为优良的气动性能,既能满足低空低速下开伞衣增压充气,又能达到在高空高速下开伞时减小开伞动载,是较为理想的自动充气调节新型救生伞、伞衣材料。到目前为止,这些高技术织物除了满足我军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

  朱民儒介绍说,现代化的军工纺织材料普遍需要具有功能性,例如阻燃、抗静电、防辐射、防侦视功能。以国产多功能防护伪装材料为例,它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防可见光、微光、近红外侦察的伪装性能和优异的防毒性能,在整体上达到国外防毒服外层材料的水平。他特别提到了上海纺科院的孙晋良院士领导的项目组自主研发的碳/碳复合材料。碳/碳材料自上世纪60年代末问世以来,已逐渐在导弹载入系统的头部防热,固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的燃烧室、喷管及航天飞机、卫星、飞机刹车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孙晋良院士领导的项目承担了为多项国防重点型号配套研制骨架材料和关键部件的任务,所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碳/碳喉衬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烧蚀性能,良好抗热震能力,在高温下能保持高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产品总体性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天津工业学院李嘉璐教授牵头研发的复合材料的多向编织技术,是制作有关航空、航天、兵器等中的结构件、功能件、异型接头、大梁、锥套体、管件的关键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编织出的预制件,具有质轻、高比强度、耐烧蚀、抗高温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战车等军用构件方面,在民用方面也具有广泛的用途。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提及纺织对国防建设所作的贡献,朱民儒感到十分自豪,他认为这反映了纺织业界具有强烈的国防意识。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朱民儒指出,军用技术开发以后转向民用,可以提升纺织的技术和产品水平,新的纺织技术被军队方面了解和采用,可以提高军需配套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他也忧心于某些高性能原料仍依赖进口一事,呼吁民间资本能够参与纺织企业开发高性能原料,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中纺协年中工作会7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 07-30
v 关于中国服装品牌的两点认识与四点意见 07-30
v 纺织协会:分析形势 总结工作 贯彻落实政策 07-30
v 中国没有诞生世界著名服装品牌的真正原因 07-30
v 外贸出口增势强劲 肥东县纺服占“大头” 07-30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