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继续采取配额或其他方式实现纺织品出口
2007年07月23日 来源: 服装网  
 

  我国现行的“业绩分配+招标分配”机制比较有利于大型企业和外贸集团,而生产工厂和中小企业获取较多配额的可能性偏低。配额制度约束了中小企业参与外贸的可能性。据统计,我国2005年共有3万多家企业从事出口,但只有8000多家参加第一次投标,7000家参与第二次投标。

  根据中欧、中美协议,输欧、输美纺织品配额制度将分别于2007年年底和2008年年底结束,这对作为纺织品大国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因此,不少中小企业开始展望无配额时代。一些企业表示,熬过眼下这段时间,等到取消配额了,生意就好做了。而一些企业正是基于这样的估计,开始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希望到时候好好干一场。然而,纺织企业不可因此盲目乐观。我国纺织工业协会曾多次呼吁纺织企业要谨慎对待即将到来的配额取消,要保持自律和“克制”,不应期望配额取消后大量增加出口。

  有关人士认为,一旦配额取消,企业就会大量出口,很可能又会出现2005年上半年那样的混乱情况,对整个出口局势并不利。短时间内出口激增,也容易引起外国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危害反而更大。如今,欧盟、美国方面已有消息要求适当延长配额期限,而商务部也正在进行相关调研。考虑到目前的实际形势,明年很有可能继续采取配额或其他方式来实现纺织品有序出口,因此,企业静等无配额时代,盲目扩张产能或大量接单,都是不妥当的。

  除了态度上的重视之外,我国政府和纺织品企业必须做出一些行动来应对配额限制的即将到期。政府方面必须坚持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保持强硬立场;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管理,规范进出口贸易,企业方面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跑量,从而“授人以柄”,导致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的出现。政府和企业要同心协力,创造健康、自由的贸易秩序和产业秩序,促进我国纺织工业健康发展。

  更重要的是我国纺织品企业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重视科技和品牌的贡献,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升级方式的转变。我国虽然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在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企业也要看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要意识到纺织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在国内市场,企业要积极“布局”国内市场,不要把出口当做唯一途径。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v 服装店藏身写字楼中 经营成本降低面向白领一族 07-23
v 汇率改革两年企业艰难转型 纺织曾遭重创 07-23
v 半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运行质量下降(图) 07-23
v 襄樊纺织协会:襄樊纺织产业集群正强力推进 07-20
v 服装品牌加盟:警惕特许经营“双刃”效应 07-20
v 第八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展现4大专业特点 07-20
v 第八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展现4大专业特点 07-20
v "青岛国际时装周"将奉献一场中外时尚盛宴 07-20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