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国家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覆盖了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此次调整涉及面大,影响产品数量广,且没有过渡期,对我区企业的生产、出口、效益等方面无疑将产生较大影响,宁夏“出口大军”正面临着艰难转型。 三成以上外贸出口额受影响
经初步测算,今年前5个月,宁夏受影响的商品共有160余种,出口额达1.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2%;受影响企业120家,占全区有出口实绩企业的53%。其中,30余种商品取消出口退税率,受影响企业50家,出口额0.3亿美元;130余种商品退税率调低了2到13个百分点,受影响企业70家,出口额1亿美元。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2006年共计出口3.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5%。
就今年前5个月而言,取消出口退税商品出口占全区出口总额不到一成,主要涉及活性炭、皮革、合成靛蓝、二氧化硅、石灰氮、谷氨酸钠等产品。而此次退税率调整影响最大的要数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占全区出口总额的25%,其主要特点为:降低出口退税率产品中,一般贸易出口占85%;受影响商品数最多的为纺织服装和轻工产品;受影响最大的是退税率下调8个百分点的商品,主要涉及子午线轮胎、高纯银、双氰胺、电极糊、增炭剂和锻扎的钽制品。从出口规模上看,降低出口退税率涉及的企业中,国有出口企业占37.4%,民营出口企业占32.5%,外商投资出口企业占28.6%。从出口数量上看,有出口业绩的民营企业40家,国有企业18家,外商投资企业仅8家。
面对冲击企业反响不一
据了解,出口退税率调整受影响较大的是重点出口企业,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化工行业的石灰氮分别被取消13%和11%的出口退税率,双氰胺和聚氯乙烯出口退税率分别由13%和11%,下调到5%,无疑给此行业当头重棒。目前我区纺织原料行业利润率仅维持在3%至5%,服装行业利润率也只有7%至9%,国家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3%降低到5%或11%后,将导致企业无利可图。
并非所有企业都担心洗牌,一些企业家坦言,这次退税调整是一场“大考”。虽然在退税调整后的一段时间内,订单可能会减少,国家取消和降低“两高一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从根本促进出口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改变以低价取胜的局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出口退税的调整,反而可以使结构得以优化。宁夏长城须崎铸造股份有限公司认为,“在国家历次出口退税调整中,高附加值产品的税收调整较小。应当把调整看作机遇,顺势而为,从根本上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埃肯碳素(中国)有限公司、宁夏太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认为,取消活性炭出口退税,下调增炭剂和电极糊8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表明国家对煤系列产品的出口限制意图明显,企业将在深加工上狠下功夫,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切实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专家为企业应对支招
业内人士提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合理测算出口成本,主动向客户特别是外商说明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所涉商品成本和盈亏的影响,通过出口企业利润多让一点,供货企业价格多降一点,国外进口商买价多加一点,共同消化退税损失,争取与客户共担出口退税损失。
退税率调整后,对保本微利(亏)但具有发展前景的商品,从保市场、保客户的角度确定近期经营策略,适当调整成本控制目标,调低利润预期,同时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储运、资金运筹等各环节的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增强价格竞争力。针对此次政策调整,对一般贸易出口影响较为广泛,而对加工贸易影响相对较小的特点,企业要更多地通过保税方式进口所需原材料和部件进行加工复出口。进一步完善财贸、税贸、银贸、汇贸、关贸等部门协作机制,将信保政策、金融政策及商务政策“捆绑打包”,充分发挥政策的集群效应,促进我区企业扩大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