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调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调至11%,粘胶纤维从11%调至5%。此次政策的出台并不出乎大家意料,但对于原本利润率就不高的服装企业来说,仍然影响很大。而且此次政策调整没有过渡期,在此之前签订的出口订单会受到直接影响。本网特摘编一些地方对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退税新政倒逼浙江出口企业转型
“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很大,所下调的产品大都是浙江的主要出口商品和优势出口商品,对全省外贸出口可能会有直接影响。”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汉东表示。
他说,浙江省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轻工纺织产品比重一直较高,比如,服装、鞋帽、箱包等,因而短时间内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全省外贸出口影响会较大。
省外经厅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商品和行业都在依靠出口退税维持利润率。出口退税政策一调整,部分企业无形中被削弱了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可能面临丢失订单、市场的风险。
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服装部经理表示,由于皮革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被取消了,公司的成本因此增加了不少。目前公司已经签下的一批订单,只好亏本交付。他说,据粗略统计,这样一来,公司损失的利润在200万美元左右。加上服装的出口退税下降2个百分点,也将给公司带来2%的利润损失。他说,由于今年来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企业本身经营就比较难,在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的双重压力下,预计企业日子不太好过。
张汉东认为,尽管国家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对企业现阶段的经营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那些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企业更是严峻挑战。但同时,这种挑战其实也是一种动力,倒逼着企业不得不去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往附加值高、深加工的方向发展。
“政策对谁都一样,就看哪个企业能化压力为动力,应变能力强的企业,就能在竞争中站得住脚。”张汉东说。
湖南:短期内亏损在所难免
“服装出口利润本身只有1-2%,事实上企业的利润就靠退税去体现,出口退税下调2%,将会使出口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湖南省商务厅贸发处处长季朱军表示。
“眼下就是想抢出口也来不及了。”对很多企业抢在7月1日前出口以减少损失的做法,湖南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俞志成感觉自己是有心无力。他介绍,纺织品的出口周期一般是4-6个月,今年上半年签的单,根本赶不及在7月1日前出口。公司还有一单30多万条裤子生意,去年底签的,8月份才能做完,也赶不上“7.1”大限。“短期亏损在所难免。”俞志成感叹,现在是出口越多,亏损越大。“我们正在考虑转型,走精细化的路子。”困惑之后,俞志成介绍,公司董事会已经专门开会,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季朱军分析,长期以来,湖南省出口商品以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的商品为主。从长远来看,此次调整将有利于促进贸易平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
黑龙江服装利润空间缩小
日前,从黑龙江省商务厅有关部门了解到,此次下调或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开始实施后,各出口企业的成本将会增加,利润空间会缩小。目前黑龙江省共有3000多家出口企业,受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的行业较多,其中利润较低的服装鞋帽行业受影响较大。
据黑龙江省某纺织品贸易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主营的产品出口贸易利润率只有3%,再下调出口退税,其利润空间会进一步缩小,而下调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后,企业为了保住市场,还不能马上涨价。因此,7月份以后,很多出口企业都会面临出口退税降低和汇率双方面的压力,尤其对利润较低的服装纺织企业影响会比较大。 江西服装出口企业将加速洗牌
“虽然此次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仅由13%降到11%,但这2%对不少江西企业来说至关重要。”6月21日,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外经贸发展处处长朱元发介绍,目前江西境内的纺织服装等出口产品大多数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出口企业大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大批量生产来获取利润。而此类产品约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6%。
从长远来看,这个政策有利于江西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之前国家曾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由15%降至13%,随后省内的纺织服装产品档次有了很大的提高。朱元发认为,江西出口企业将加速新一轮洗牌,提高出口竞争力。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