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虽说现在国内的服装、面料企业为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织物面料设计,但国产织物面料与进口织物面料仍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说,我国的纺织面料一直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设计创新方面明显不够。而这个差距,与纺织面料设计师们的业务能力直接相关。
中国的纺织面料设计师们往往技术水平很高,可以达到很高的纱支数,从很难的技术角度完成工艺制作,但是从风格、颜色搭配上就相差很多。有专业人士曾分析指出,就国内毛纺行业来说,从纯技术角度讲,国内90%都能达到国际水平,其中有10%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的设计师设计纺织面料很多还是从技术上着手,国外设计师则更多从花样、质地、手感效果来做,他们甚至从纱线就开始设计、选择,然后再进一步完成织物面料的技术工艺、设计。
内蒙古赤峰华源毛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凤羽表示,目前国内很多设计师都只专注于对工艺、技术的研究,而缺乏对自己服务品牌的研究,这也是国内设计师与国外设计师的差距。“我接触的意大利、法国、英国设计师的生产工艺制作能力不强,但他们把握市场需求、服务品牌个性的能力非常强,花型、纹样的设计能力也非常强。国内有的设计师一味地强调标新立异,但是却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设计产品,以及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产品。”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建行认为,国产面料总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这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很多服装设计师总是抱怨国内面料的种种不是,其实,国产面料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设计上,而是差在风格、材料、整理、印染上,甚至是助剂和操作者的素质上。因此,从业人员应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鉴定标准,对设计师的素质进行测评,提高纺织面料设计师的整体设计水平,促进设计师队伍的健康成长。此外,人才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也制约了纺织面料设计师队伍的发展。比较典型的是很多纺织服装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从事设计工作,而是倾向于薪水较高、比较活跃的销售、贸易工作。”
浙江彩虹庄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新指出,目前国内纺织面料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甚至彩虹庄公司本身也一直都在重金聘请国外的设计师,如韩国的设计师、能够工法国花型的设计师等。二者究竟差在哪里?一是国外设计师具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对时尚理解得比较透彻。二是他们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对流行潮流、市场趋势的把握比较准确。同时,有些中国设计师在企业学习锻炼之后无序流动,也致使很多企业老板宁可花大价钱从国外聘请设计师,也不愿意请中国设计师。甚至有些企业老板自己就凭市场感觉设计产品,成为有最终决定权的设计师。但是这样一来,这一群体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就很难保证了。
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设计室主任徐林凤表示,现在中国纺织行业企业中一般较大规模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业务主要是按照客户合同走,做来样加工的比较多,需要自己进行设计开发的内容比较少,这在根本上限制了纺织面料设计的发展,也是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最大的差距。
江苏振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费翔指出,我们的行业企业大多是领导主导型的,由企业领导来做决策。而国外企业往往是设计师主导型的。因此,我们的纺织面料设计师们普遍缺乏长远策划的能力,他们可以跟着流行趋势跑,但却创造不出自己的价值。
纺织面料不能只是用机器生产出的具有质量保证的一块布,更应该体现出人文、艺术内涵,这就需要更多的纺织面料设计。很多服装设计师不爱用国产纺织面料,是因为国内纺织面料缺乏思想、缺乏生动性、缺乏内涵。因此纺织面料设计师要在保证自己高超工艺水平的同时,拓展思维,学习国外设计师对产品艺术性的把握。
改变:多方携手齐努力
目前,我国纺织面料设计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多方重视,从企业到协会,乃至国家层面,将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促进这一群体的发展。
4月底,纺织面料设计师成功入选十个新职业行列,相关企业反响热烈。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纺织面料设计师新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根据国家对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的要求,决定分期举办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班,通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我国从事纺织面料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更多乐于从事纺织面料设计的人员通过学习获得国家承认的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斌红详细介绍了新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以及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班:纺织面料设计师这一新职业,是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下属的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建议,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按新职业评审程序和标准严格评审并经公示后正式发布的。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鉴定。
目前,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正根据制订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编写纺织面料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初稿,并将于七八月份在面料设计师中展开流行趋势、纺织品配色培训。该标准通过审定后,将针对不同级别的纺织面料设计师提出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要求。纺织面料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发布后,将成为开展该职业相应级别资格鉴定的依据。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其内容是依据国家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李斌红指出,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随着“学历文凭”和“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并重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和企业在职人员需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李斌红表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体系,一方面可以催化新职业的发展成熟,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自发成长的混乱和误差。对企业来说,新职业的开发有利于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劳动者来说,新职业开发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畅通成才渠道,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新职业开发,引导教育培训改革,引导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李斌红认为,面料设计师具有他的职业特殊性,与服装设计师不同的是,面料设计师强调团队配合,比如纱线、织造、染整等各个环节,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设计作品。因此,面料设计师应将技术、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同时她也希望企业家改变思想,给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
据悉,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的首期培训将于7月4日~7日进行,采取小班面授的方式,限额30人。按照各级别纺织面料设计师需具备的工作能力和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安排课程,并组织课堂实践及考核。学期修满,将根据学员掌握情况颁发培训班结业证书,并将培训学时正式记入纺织面料设计师所要求达到的培训期限。作为系列培训的第一期,将重点推出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方法与应用主题,内容包括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方法;2008/2009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主题概念;中国纺织面料(棉、毛、丝、麻、针织、化纤)流行特点点评;国外最新纺织面料流行特点点评。此次培训班讲师将全部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流行趋势研究项目组成员出任。
对此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建行表示,改变纺织面料设计师的地位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目前设计工作在有些企业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不过近两年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提高设计人员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力争将一批能力强、责任心强、敬业的设计人才留住。相关协会、机构也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设计人才的知名度,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每年两届的入围面料评审,一年一届的面料设计大赛,都激发了设计师的设计热情。
内蒙古赤峰华源毛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凤羽认为,新职业资格鉴定是对纺织面料专业设计人员工作的认同,有利于纺织面料设计师树立价值观,积累知识,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面料设计师的地位,对推动行业发展、设计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据悉,院校方面也在为此做出努力。设计院校的面料设计专业被称为纺织品开发与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都是通过高考的文化课分数进入专业的,这就很难保证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素养。近几年,艺术类专业也开始办染织设计专业,学生除了高考分数,还需要艺术课成绩,这保证了日后面料设计师的艺术素养。虽然首批艺术类染织设计专业学生毕业时间不长,对于我国面料花色的设计还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假以时日,一定会令目前的现状有所改变。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