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田径协会专用鞋生产基地
来源: 服装网  
 

    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授权的田径专用鞋生产基地

    多威(Do—Win)的做和赢

    本报讯  2007年6月2日,中直机关第七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刘淇、顾秀莲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本届运动会,并下场参加了比赛。中央办公厅、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等共38个直属机关单位参加了本届运动会,运动员们奋勇拼搏,多人多次打破了大会纪录,展现了中直系统的良好精神风貌。在开幕式上,由直属机关单位2008名运动员进行的广播体操表演,成为了本届运动会的一大亮点,中共中央办公厅代表队力拔头筹,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训练期间,中国奥委会(2001~2004年)惟一专业运动鞋供应商,中国田径协会独家专用鞋生产基地,也是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授权的田径专用鞋生产基地、供应商,昆山多威(Do—Win)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提供了专业的训练鞋及运动服装,为队员们的训练以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数据得知,民族品牌“多威”慢跑鞋以其低耗氧量等指标在与几个国内外知名运动鞋品牌的测试比较中名列前茅。这一消息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国产运动鞋技术含量低的观念有了改变。

    “多威”在中国体育圈内是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据多威公司总经理唐明生介绍,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就有7名运动员穿多威专业运动鞋参赛,其中王丽萍、杨霞、陈晓敏等5名运动员获得金牌。改变了以往世界大赛中只有穿世界品牌才能获得好成绩的传统概念。开创了中华体育健儿穿民族品牌在奥运夺金的先河。

    赢在专业
   
    “企业做专用鞋,一定要搞专业化。不要发现某产品流行,就去跟风、仿冒,那样的话,自己的产品永远不可能成为主导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生存。”这是唐明生的办企理念也是多威艰苦摸索、自主研发原动力所在。

    昆山多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昆山运动鞋厂,从1985年唐明生入主该企业到1996年主要以生产劳防鞋和民用鞋为主。1996年,昆山市运动鞋厂转制为民营企业,更名为昆山多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唐明生担任总经理。面对公司生产效益并不显著的现实,唐明生意识到,企业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生存,经过反复考察市场,他将目标瞄准了专业运动鞋领域。同时为了避开与当时国内外一些知名的体育品牌厂商的正面竞争,将产品细分定位在了当时竞争并不激烈的田径专用鞋上。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民族企业中惟一一家集专业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体育运动田径比赛专用鞋的民营企业,是中国奥委会(2001~2004年)惟一专业运动鞋供应商,是中国田径协会专用鞋生产基地,也是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授权的田径专用鞋生产基地、供应商。术业有专攻。多威正是因为当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选择了这个细分的专业领域去用心做,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赢在创新

    唐明生说,科技创新是“多威”活力的源泉,专业的产品质量、设计构造则是“多威”的生命。

   “一双鞋做不好,也许会造成一名运动员失去或许是一生唯一的获冠军机会。”这是他多年来做鞋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正是为这种责任感,他舍得花钱,也舍得花功夫去钻研创新。

    为了做出专业的产品,在1996年刚开始转产专业运动鞋时就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标准厂房,装配2条进口生产流水线并成立研发小组。

    为了做出专业的产品,他背着几十双运动鞋常年在全国各地跑,哪里有田径比赛,他就出现在哪里,让运动员试穿,随即听取运动员、教练员的意见,拿回来认真改进。经过了几百次的失败与改进,他们的鞋终于得到了田径队员的认可,并帮助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这让多威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逐渐响亮了起来。

    为了做出专业的产品,2006年他们投资680万元建立的专业运动鞋研发中心,聘请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及国外的科研人员为专家组成员,进行专业运动鞋的科技研发。

    为力求使自己的思想与世界同步。每年,他赴国外至少学习3次,组织多威人从鞋样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作等多方面开展研制攻关。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他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对制鞋的62道工序制定了数百条操作规定,每道工序都设有检验员严格把关,发现质量问题坚决返工,直到达标为止。数年来,“多威”先后通过了ISO9002、ISO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5年成为首届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专业运动鞋生产企业。

    正是这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多威才做出了一双又一双质量过硬,技术含量高的冠军鞋。据唐明生透露,因为多威专业运动鞋过硬的质量和性能能保证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稳定,有奥运选手宁可放弃在奥运会上穿一次鞋挣3万元的机会而自发的选择穿多威鞋参赛。

    赢在感恩

    多威的企业文化里有三不忘:一不忘:生养的父母 二不忘:帮我的朋友 三不忘:为民的领导。从一个初中只上了100多天的农民到现在一个成功企业的缔造者,唐明生时刻都没有忘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路走到今天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用他的话来说,没有朋友的帮助多威当初不会正确的选择进军专业领域;没有领导的支持,他的鞋不会被田径队拿去试用并耐心的提出修改意见,也就没有多威的今天。

    他自己还总结了一个颇有哲学意味的三七定律,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个三与七的关系:陆地和水的关系是三比七;世界上有三分富人七分穷人,三分富人赚的是七分穷人的钱;自己的成功三分靠自身,七分靠朋友的帮助和党的政策。并用这一“定律”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自己成功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和帮他的朋友。经常为贫困人群和老人捐赠钱和物,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也正是他这种懂得感恩的心维系了所有客户、合作伙伴、员工和领导的长期支持与尊敬,为他的事业奠定了强大的人脉关系,成为他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一批不动产。

    赢在未来

    企业的成长和品牌的提升总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蜕变过程。

    从96年诞生到05年成为中国名牌,多威花了10年时间,在过去的十年里多威通过专业化定位和自主研发之路稳扎稳打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多威人也有遗憾之处。

    相信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赛场上当刘翔越过最后一道栏时的情景依然会让所有中国人热血沸腾。就是在这一刻,亚洲人跑不出好成绩的田径规则被彻底打破,世界田径格局被重新洗牌。当然,赢的不单是刘翔,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10米栏决赛跑道上,同样让人记住的是帮助刘翔创造奇迹的那双耐克金靴。耐克正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刻抓住了这一合适的机会进而大做文章,从而成为了刘翔背后最大的赢家。

    很可惜2000年同样的“打破规则”事件,让本该像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一样让国人兴奋的事情就这样只被多威人以及少数了解多威的人知道。多威人非常遗憾的错失了一次绝佳的营销机会!

    但这对多威来说只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的开始。多威人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运动中来,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群体。能否抓住机会形成此次产业升级、做大盘子是和国际品牌竞争的唯一选择。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运营之道,唐明生深知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也明确将来自己在完善和加强的技术创新的同时,更需要加强现代化市场营销之道。

    只有等到多威真正能懂得并熟练驾驭营销之道,当科技与营销的羽翼一样丰满时,其品牌升级的蜕变将成功完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鹏之志,志在千里。借这句话祝福多威及所有勇于创新的民族品牌因蜕变而美丽,因蜕变而强大。

专业运动员身着多威运动鞋和运动服的比赛图片。

广播体操场面

顾秀莲走向观众示意

下一页

 
  打印   编辑信箱
相关新闻
 
 
 
 
发步招聘信息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京ICP证030536号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