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原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10所重点院校,正式与恒源祥奥运会礼仪装备部就发动、参加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大奖赛举行签约仪式。本次签约仪式由恒源祥公司主办,中国纺织报社与北京服装学院承办。当日,来自活动主办方、承办方的领导,10所签约院校的代表,高校学生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共计200余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承载着炎黄子孙“国服”情结的“恒源祥”奥运礼仪装备设计大赛自2006年12月启动至今已数月有余,关于中国运动员入场穿什么款式的奥运礼服的争论一直不断,而争论的背后,更多地体现了大专院校在校师生对于奥运服装设计大赛的参与热情。本次众多国内专业院校的倾力加盟,对于提高整个奥运礼仪装备设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这样一个万众瞩目,同时又将“国服”情结移植于奥运礼服中的奥运礼仪装备设计大赛来说,本次活动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梦想。活动自启动至今,就有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奥运服装设计需要专业的团队和新兴力量的加盟;而此次大赛的举办,同时也为这10所高校的学生提供了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
签约仪式上,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刘元风表示,比赛的参与者应当善于从奥运会现场的整体氛围来考虑设计方案,要与2008年奥运会的标识、口号、图形、视觉传达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选手在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到服装的色彩、材质、款型,也应当考虑到该服装在电视转播上的效果。
“2008年8月8日,全球将有近35亿名观众通过卫星转播观看奥运会的开幕盛世。届时,奥运礼仪服装的亮相将是对中国文化、历史、民族自豪感的一个集中体现。”恒源祥副总经理陈忠伟阐述本次大赛意义所在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