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出口服装,很多人或许马上会想到面料考究、做工精细、质量上乘这样的词汇,出口服装往往仅凭借着“出口”两个字就吸引住了不少消费者。13日上午,有群众举报,有人正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卸一批旧服装。经查,当事人所谓的这批“出口转内销”服装,有部分商品涉嫌有可能是“洋垃圾”。
执法人员现场打开包装在1.2米×0.8米的玻璃丝包装袋看到,内里杂乱无章地装的均是旧服装。执法人员翻看了数百件衣服,只见服装标签有韩文的,有日文的等,却无中文的,而且有的衣服上还有黑点,也有变形等情况。
通过盘问车主和现场查验后,内蒙古兴安盟工商局公平交易消保科科长蔡文学介绍:“该批旧服装大部分是过季商品。经我们检查,该批旧服装进货渠道不明,一部分商品无中文标识,一部分商品无厂名、无厂址、无产品合格证,还有一部分涉嫌‘洋垃圾’”。
据知情人称:该批旧服装是从北京市场购进的。
由于当事人提供不了任何相关合法进货手续,涉嫌购进不规范商品,进货渠道不明,工商部门现场将共有100多袋、约数千件涉嫌“洋垃圾”服装予以了扣留。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表示,需要进一步核实该批货物的进货渠道,以确定该部分货物是否属于“洋垃圾”,同时,要鉴别该批服装是否有人穿过,是否是二次使用,有无污染,有无细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