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广告折射品牌转型之道
“我选择,我喜欢。”1999年乒坛新星孔令辉的一句广告词,让人们一夜之间记住了一个品牌,也拉开了这个鞋业品牌神话的序幕。
2006年该运动鞋的广告片,在《We Are The Champions(我们是冠军)》的歌曲声中,一句“让世界的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拨动了无数小人物的心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龙政评价,前一则广告词简洁明快,冲击力强,与当时孔令辉如日中天的人气和积极健康的形象相得益彰,“令人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新品牌”;而2006年的“让世界的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改变了简单的叫卖式口号,使人们看到了不甘平庸、奋力拼搏的草根精神,引起情感层面的共鸣。
几乎同时,晋江的一批鞋企纷纷改变了自身的品牌内涵。“晋江鞋业品牌文化的转变体现出了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台湾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昭杰说,“当企业处于创牌时期,‘明星+口号’式的广告容易给企业带来较好的认知效果,提高产品知名度;进入成熟期后,没有内涵的品牌缺乏顾客忠诚度,很快就会被市场遗忘。”
林昭杰指出,从“贴牌”到“创牌”,再到品牌内涵的升华,实际上体现出品牌经营思路的两次重要转型,这正符合制造企业品牌建设的客观规律。
中国制造业品牌路指何方?
商务部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品牌近万个,但能够生存发展并形成影响的品牌并不多见;品牌的生命力则平均不足2年。中国的自主品牌建设之路究竟指向何方?
记者在福建沿海不少城市发现,原本铺天盖地的明星广告牌,如今已“悄然离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普通百姓的形象广告,以及“KEEP MOVING……永不止步”、“ON THE WAY(在路上)”之类的广告词。
刘龙政认为,这些更加强调平民性和顽强意志的品牌形象,具备更深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企业经营理念的进步,也是品牌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刘龙政说,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是品牌发展的基本规律。广告只能打出短暂的知名度,如果品牌不具核心价值,即使知名度再高,也只是“昙花一现”。产品要追求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除质量、技术含量等因素外,品牌的文化价值不可或缺。如可口可乐、耐克等国际著名品牌,无不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诉求。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省分会会长赵林如认为,晋江鞋业企业不满足于同质化的市场竞争,通过品牌转型摆脱市场空间的局限性,找到了自己的“蓝海战略”,这对于中国制造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制造业最基本的竞争方式就是成本价格的竞争。技术、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后,如果产品缺乏差异,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利润最小化。”赵林如指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越高,利润却越薄的原因。此时就要求企业进入品牌、营销的差异化竞争阶段。
“因此,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不仅要创牌,更要护牌、强牌,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生命力,”赵林如说。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