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天是福建某男装企业的采购经理,从3月18至24日这一周,他的生活变得十分紧张、忙碌,地点并不是以往熟悉的工厂,而是在北京穿梭着搜集各种可能得到的信息。3月20日刚刚在中国国际展览馆结束的男装展,让他感到中国男装品牌阵营正在悄然发生改变,3月22日,他又得去北京展览馆的面料展看看行情。在服装圈打拼的5年里,田小天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就是每年2次的面料展一定得去看看,因为只有看过了面料展,才能知道下一季的产品开发重点,他这样告诉记者。
其实,田小天的这个习惯,大部分纺织服装业人士都有,面料展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纺织行业趋势变化的晴雨表,也是世界各地专业买家了解中国市场、选购优质产品的首选平台。而在这次北京面料展上,田小天意外地发现,由于服装品牌定位的进一步细分,很多面、辅料企业也紧紧抓住这一趋势,围绕市场需求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面料开发切合市场需求
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近年来的成长,国际上的顶尖企业总是觉得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很多欧美企业用了将近三十年时间才完成的转型,中国的企业却在短短几年间达到了。如果说中国的纺织企业幸运地赶上了这个创新的变革时代,倒不如说正是这些领先的国际企业,让本土企业意识到自身不足,并努力超越。
面料展见证了这一变迁。
五年前,国际展团和国内展团的差距非常明显,而今天,不管是品牌形象还是产品质量,本土的纺织企业已经不用向意大利、韩国的纺织企业投去仰视的目光。比如毛纺行业的领袖企业山东如意集团,在技术水平、流行趋势上足以和意大利毛纺企业媲美。如意公司的设计师孟霞认为,之所以要进行面料开发,是进一步为服装设计服务,如何更好地结合生产实际与流行元素,使面料开发既能有所创新又可以贴近市场需求,是如意开发新面料的出发点,也是本土面料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韩国展团在本届面料展大规模进行展示,韩国面料企业在化纤、毛皮等领域一直比较突出,但记者发现,像东一贸易这样主打时装面料的企业受到欢迎。究其原因,一是随着韩剧风尚席卷中国,韩式服饰潮流在中国大行其道;二是韩国的时装面料性价比较高,符合亚洲消费和审美水平,中国的服装企业如果希望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沟通、联系也比较方便。相比之下,同样生产高档时装面料的意大利企业,虽然是本次展会最大的海外展团,但由于昂贵的价格,很多采购商更愿意持了解、学习的态度。
很多中国服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中国服装品牌之所以落后国际品牌,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面料环节的薄弱,而如今,这一环节正在日趋完善,“为什么要来看面料展?我们希望在面料展上看到什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也许前几届我们是来了解流行趋势,看看就走了,但现在我们很辛苦,要用眼睛去考量,究竟哪一种是我们需要的,可以体现下一季的产品定位和设计理念。幸好,这次我们找到了。”田小天对记者欣喜地说道。
功能性产品迎来收获期
服装的竞争逐渐向纺织产业链的前道转移,为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新材料、新纤维的应用在竞争中的比重日渐加大,大豆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等都曾是历届展会的热宠产品。
功能性面料的开发,一直是纺织领域的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从纺织产业的发展和能源消耗来看,新纤维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从纺织企业的品牌提升来看,功能性产品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可是,三年前,功能性面料的概念
虽然很火,但市场给出的反馈却不尽人意。
所以,面料企业出现了这样的抱怨:我们的产品开发够力度,开发的产品也有相当多的数量,而且在新纤维的开发上尤其引入注目,但是叫好不叫座。处于尴尬境地的功能性面料,给面料企业带来了困扰,进行新纤维开发究竟是不是正确的方向?
台湾旭荣集团总经理助理黄冠华解开了这一谜团,“我们这次参展并没有突出大豆纤维,而是重点推广旭荣与世界知名服装品牌的合作,强调面料商与服装商的互动、合作。为什么发,还是市场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如果说前两年是大豆纤维的市场培育期,现在就到了收获的时候。”
作为世界最大的圆筒针织面料生产商,福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从2005年开始推出旗下面料品牌纺特适,涵盖各种具有功能性的创新面料,福田集团企业传讯部经理郑惠娴认为,福田一直倡导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人士的穿着需求,并同时为增强竞争力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纺特适面料系列经过2年的发展,证明了这样的核心定位完全符合全球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产业链整合倾向多元化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12月,我国规模以上面料行业企业数量为1736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960亿元,同比增加20.67%;实现销售收入11620亿元,同比增加20.74%;完成利润总额408.78亿元,同比增加29.69%。数据证明,由于服装企业的需求不断地增加,面料企业的生存空间也进一步扩大。
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整个纺织产业链进一步优化,纤维、纱线、印染、面料、成衣各个环节的企业,随着市场之手的调控,彼此的联系更为紧密。 面料展是这种现象的缩影。
纤维企业牵手面料商进行产品开发、销售,这种形式已经开始在业内渗透,Lenzng公司的Modal和天丝纤维、英威达公司的莱卡纤维,已经在中国面料企业的产品开发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纤维商携手面料商联合参展,不仅说明了两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也强调着要想进行面料开发必须先从原料入手。
而在本次面料展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特征,那就是专业染整企业的加入,为面料企业提供了更体贴的染整支持。比如在化学工业界享誉盛名的亨斯迈公司,为纺织企业提供了创新的综合解决方案,该公司相关人员介绍道,亨斯迈新推出的HghQ系列,针对色彩持久、防晒护理等还有专业的产品,可以带来舒适的感受与卓越的效能。
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纺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历届展会上,装饰风格统一的展团展位都积聚了极高的人气,参展成为让观众了解地方特色、提高产业集群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在本届展会上,麻纺协会、浙江萧山、江苏盛泽等地再次组团参展。其中,萧山展团已经连续五年组团参加面料展了,为了更加突出“纺织化纤生产基地”这一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知名度,这次萧山纺织印染行业协会组织了16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400余平方米,他们带来的时装提花面料和全棉、全麻、混纺、弹力等各类高档面料吸引了无数眼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