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出口路多艰 福建鞋业期待涅槃
2006年11月23日   来源: 服装网  

    欧盟成员国10月4日以微弱优势票数通过了对中国产皮鞋的正式反倾销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欧盟从10月7日起对我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据了解,欧盟这一反倾销方案将使福建300家鞋企受损,涉案金额多达6800万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10月24日,欧盟议会又通过决议,全面禁止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在商品中的使用,该禁令的过渡期为18个月。这一禁令也给出口欧盟的福建鞋企带来较大影响,此前,PFOS曾被广泛应用于皮鞋、纺织品等制造领域。

    除了欧盟的贸易壁垒,整个制鞋行业还面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国际贸易摩擦争端多发”以及“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压力。

    出口路多艰,福建鞋企何去何从?“行业内肯定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洗牌,好的企业将通过产业转移和创名牌寻找出路,差的企业势必要被淘汰出局。”11月14日,福建省鞋帽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潘仰铮接受采访时做出如是判断。

    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同样是800元钱,在我们这里只能付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而在越南可以支付4个人的工资。除了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外,去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11月1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7.8644,创出汇改以来新高。至此,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3.12%。),出口退税等产业优惠政策倾向于高科技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不保护,煤电等能源价格又持续上扬……”

    据此,潘仰铮预言:“鞋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将不可逆转!”他说,从世界范围上看,鞋业的产业转移先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转移到韩国、日本、台湾,然后从这些地方转移到大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福建企业若要继续保持原来的成本优势,也只有进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两种走向,一是向大西北转移,二是走出去到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办厂。

    作为一种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鞋业不断向低成本区域转移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转移?

    对此,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杨永忠博士分析指出:“对一个地区来说,产业转移要取决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如果一个企业再进一步生产,其收益低于成本或仅略高于成本,就必然要考虑产业转移问题。产业转移的趋势,就是从成本高的地方向成本(包括劳动力、土地、环境、税收等)更低的地方转移。转移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鞋业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要提高收益,厂家往往只能在降低成本上作文章。近年来,福建的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加速从晋江等沿海地区朝长汀、武夷山和外省的江西等地转移的例子说明,产业转移的目标就是为了选择一个降低边际成本的更好区位。”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福建鞋企还应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实力的企业可在境外开办专卖店,直接进入国际终端市场,也可以直接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如有可能,还可以参股、收购国外企业或品牌。”潘仰铮如是认为。

    凤凰涅槃自创品牌

    如果说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之后,鞋业的产业转移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接下来自创品牌也将是鞋企在欧盟持久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则。

这是因为,中国频繁遭受反倾销冲击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鞋产品缺少强势品牌。“我国的鞋企大多以代工方式(OEM)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都是替人家加工。由于鞋业的门槛比较低,而产能又太大了,鞋企与鞋企之间为了揽得订单,只能互相压价低价销售。你卖50元,我卖45元,而渔人得利的都是外国客商,一双鞋子90%以上的利润都被别人赚去了。更可悲的是,我们因此还落下倾销的把柄。”潘仰铮称,在欧盟的反倾销中,世界名牌产品得以豁免,其他则按原税率征收16.5%的关税。而福建出口到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鞋中自主品牌几近于零。因此,企业自创品牌已成当务之急。
    过去,中国鞋类产品出口一直是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这种增长方式下,中国制鞋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反倾销及贸易壁垒。“福建制鞋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在国际上创出知名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加大对设计开发的投入,提高设计水平,提高技术含量,培育、开发、推广、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品牌效应应对贸易壁垒,从而完成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战略转变,提高鞋类产品的质量、档次,以打进高端市场,尽快实现鞋类产品的出口走上优质优价、适量发展的道路。”潘仰铮为福建鞋业给出了如是建议。

    隐形壁垒趁早防范

    福建鞋业要走出目前的出口困境,除了上述提到的产业转移、创名牌之外,还应警惕欧美在控制鞋业进口方面的另一些隐形壁垒,这些壁垒的主要表现为环保壁垒、社会责任、技术标准等。“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往往都很高,除非你不做出口,否则,你就必须知道他们的相关质量标准。”在7日、8日由福建省鞋帽进出口商会承办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暨《出口鞋类技术指南》培训会”上,该会向与会企业通报了商务部新近整理的几百个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并通报了欧盟最新颁布的环保准入标准:10月24日,欧盟议会又通过决议,规定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理由是PFOS具有很高的生物蓄积性和多种毒性。“可至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开展对PFOS替代物的研究。PFOS禁令18个月的缓冲期很快就会过去,因此福建鞋企应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否则,一旦禁令正式实施,鞋企将被挡在欧盟门外。”潘仰铮同时提醒福建鞋企,“若要彻底走出反倾销的阴影,还必须让财务账目跟国际接轨。欧盟在调查企业是否属市场经济地位时,往往会审核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土地、税收优惠及政府补贴,如果存在这方面的优惠与补贴,欧盟马上就认定你为非市场经济地位企业。”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