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世界的《哈里·波特》中,主人公利用隐形斗篷参与一系列疯狂冒险,让人们羡慕不已。最近,美英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一种“隐形斗篷”,使人们看到了科幻世界中魔法变成现实的希望。
避开微波探测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最近合作研发出一种“隐形斗篷”,可以避开微波探测,成功将一个铜质圆柱体“隐藏”起来。这一成果将在2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正式公布。 与光和雷达波一样,微波探测到物体的途径是使其产生阴影,从而达到可视状态。如果有什么物体能躲避微波的探测,它也就可以避开雷达探测。 而在科学家开展的这次实验中,微波和其他波在扫过被“斗篷”遮盖的物体时没有探测到任何东西。整个过程就像水流经过一块圆滑的岩石,当水遇到这块岩石时会发生分流,但经过岩石后仍然汇流到一起,而在下游的人则难以从水流中发现它已经经过岩石的痕迹。 与这种“斗篷”的“隐形”原理不同,军事称谓中的所谓“隐形战斗机”并不能让物体真正隐形,只是通过减少雷达可以探测到的战机横截面而降低暴露的风险。 美联社评论说,这一成果可能为军事领域带来广阔前景。
技术尚待完善 美国杜克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助理研究员戴维·舒里希和他的同事5个月前刚刚发表关于遮盖物体避开微波探测可能性的理论,如今又将实验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与舒里希共同开发这一“斗篷”的设计师戴维·史密斯对这次研究成果并不十分满意。史密斯介绍说,这种“斗篷”的隐形效果如今仍处于二维阶段,并且在实验中还可能留下微弱阴影。 此外,实验物体如果需要实现“隐形”,目前情况下的“斗篷”还必须根据特定的探测波段“量身定做”。 “我们非常快速地开展了这项研究,这造成‘斗篷’还不完美,”史密斯说,“我们知道将如何研究出一个更好的。” 史密斯说,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是开发三维“隐形”阶段,并且彻底消除阴影。
应用前景广阔 “隐形斗篷”不仅能使物体隐形,其巧妙躲避微波探测的原理同样也为其他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可能。 科学家正试图将微波应用在光波领域。史密斯解释说,最理想的“斗篷”状态是做到使物体变成完全透明。 “这次实验初步成功证明了斗篷覆盖原理的可行性,”他说,“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斗篷’的结构。” 由于“斗篷”研发尚未完善,这次实验物体还是保留了一些反射和阴影,实验的理想目标是让斗篷能选择性反射并且不留阴影。 除了使物体隐形,“斗篷”能使电磁波发生偏离的原理还能应用在其他领域,例如可以保护敏感电子装置免受有害射线干扰。史密斯还大胆地推测说,这一避开微波的原理如果有朝一日应用在声波领域,甚至可能实现“保护地区免受地震波的危害”。(新华网)
参考资料 各种隐形衣 反可见光侦察隐形衣。它印有与大自然主色调一致的6种颜色构成的变形图案。这些图案是经过计算机对大量丛林、沙漠、岩石等复杂环境进行统计分析后模拟出来的。它可使着装者的轮廓产生变形,其细碎的图案与周围环境完全融合,即使目标在运动也不易被发现。 反红外侦察隐形衣。它由精选的6种颜色作为染料,并掺进特殊化学物质后制成。该隐形衣与周围自然景物反射的红外光波大致相似,颜色效果更接近大自然的色彩环境,以此迷惑敌人的视觉和干扰红外侦察器材。 变色隐形衣。它是一种由光敏变色物质处理过的化纤布制成的作战服,也可用光敏染料染在普通布料上制成。不论是在绿色的丛林、黄色的沙滩、蓝色的海洋还是白雪皑皑的原野,隐形衣都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动改变颜色,着装者能够很容易地接近袭击目标,而不易暴露自己。 视而不见的透明服。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学教授田智晋也研发出一种神奇的“透明服”,可以从人前看到人后的一切,从而达到“视而不见”的隐形效果。其原理是利用透明服后的摄像机,把影像传送并映射到前面具有反光功能的衣服表面,使人能看到着装者背后的影像,如同着装人是“透明”的。 隐形帐篷。除研制、装备各种隐形衣外,国外还在研制用于集体防护的隐形帐篷。它用特殊材料制成,顶部和围墙采用隐形材料,支架和固定体采用塑料或复合材料,外型类似一个平台。它能有效地防敌雷达探测,保护作战人员免受弹片和轻武器杀伤,并且具有防光辐射、放射性沾染和化学武器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