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思考力:品牌的创意之脑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这个原本看上去只是一个辨别方向的简单判断却成为了年度最热门的思辨命题,同时迅速演变为“向左赚完、向右赚”的品牌经营新战略思路。
精明的纺织服装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观念所带来的利好,创意经济的高调出场,为作为传统行业的纺织服装行业注入了高歌前行的精神动力。如何摆脱低附加值的命运,真正归队于头顶时尚光环的“创意产业”?如何让“创意”演变为“生意”,真正落地有声?一起来分享中国品牌旗手的智慧对话。
链接1:毛继鸿 状态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智慧笔记:文化创意产业是低能耗产业,它可以将人资源变成人力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很重要。在很久以前我们就提出设计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主要靠消耗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有的是人,但不是人才。要在将来的世界里赢,只有一条出路,将人资源变成人力资源,使每个人产值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是低能耗产业,因此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政策,创意型企业与过去的工业型企业不同,不是有钱就可以做。因为它管理的是人的创造力,不是流水线与固定资产。企业需要建立创新型组织,企业主必须自己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超越的人。
链接2:谢锋 吉芬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
智慧笔记:设计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创意型企业特征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创意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美国已经逐渐把所有的生产挪到了中国,自己留下了创意型经济,产生的利润也远远高于普通机器设备生产,这就是创意经济的特征。
创意在经济行为中并不是特定指设计,文化、策划都是创意,创意的概念很广阔,不完全是新的产品就是创意,筷子当头饰,也叫创意。设计来源于生活,创意无处不在,街头的普通服装所带来的美感和动感,也会带来很多灵感,真正的设计师应该深入生活。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创意型企业特征,比如采取弹性工作日、SOHO族等管理形式。创意型企业不是形式上的管理,不是完全以时间来管理,更多是以产品、产出的量来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