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云南:汉服市场跃跃欲试 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2006年05月25日   来源: 服装网  

  云南第一个穿汉服者赵斌说,云南出售的汉服最多不超过10件,这是空穴来风吗?汉服热一浪高过一浪,有的人已穿汉服上班一年、两年,但昆明的市场上现在究竟有多少汉服呢?很多服装店蠢蠢欲动打算经营汉服?州市上也有人打算开汉服专卖店?那么汉服的市场潜力竟究有多大?本报记者进行了数天的深入调查采访,发现汉服在昆明市场上少之又少,一时间,汉服成了时下的“急需品”,可见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要成为潮流,市场开发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培育。

  两天没有找到一件汉服

  16日,本报记者前往螺蛳湾批发市场,打听汉服,很多人都知道汉服现在很热,但问到汉服是什么样子,有没有知道哪里有卖时,大多数都称现在汉服很流行,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服饰。做服装生意的吴达称,他去年到了一趟上海,在上海看到汉服非常流行,本也打算进些来卖,但他对汉服了解甚少,打消了进汉服的念头,在同行中,他还没有发现哪个朋友在卖汉服。

  记者在螺蛳湾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汉服卖,又来到双龙商场,也没有找到汉服的影子,一铺面陈老板称,他们已进了少部分货,但还没有到。随后记者又在青年路、北京路、莲花商城、昆都等服装店展开地毯式找寻,也没有找到一件汉服。

  兵分四路全城搜汉服

  服装店没有汉服出售,哪些地方会有汉服呢?表演及租服装的铺面也许有可能找到,记者兵分四路前往昆明市北门街、翠湖、南坝路等的租服装店,在云南省歌舞剧院演出服务中心民族服装出租门市,里面有云南各少数民族服装及样式不同的和服,但就是没有汉服,仅有一件古装服饰,也只能冒充一下汉服。南坝路一家较大的出租服装店,里面各少数民族服饰齐全但仍没有汉服,记者在翠湖附近出租服饰的多家铺面找寻,没有结果。

  婚纱影楼无标准汉服

  在拓东路上的永恒婚纱内,一小姐热情接待记者,她开口便说,汉服,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服饰,但她们那里没有,以后准备进一些来满足消费者。在小西门新苑婚纱影楼,莹小姐说,汉服多得很,不就是汉族穿的服饰嘛,经记者一番解释,她为难地说,和服、韩服都有,但汉服没有。记者在天长地久里面找到一件秦始皇穿的表演服,但标准的汉服却没有。在台北婚纱内有一件古装服,较为接近汉服,但与标准的汉服相比仍有距离。记者走遍了昆明市20余家影楼,均未找到一件标准的汉服。

  汉服市场蠢蠢欲动

  从数天来的报名调查看,400余名读者打电话咨询,30余名报名参加,但无一人有汉服,无一人说附近或哪里有汉服出售,可以看出,云南汉服成了“稀有之物”,少之又少,然而,汉服市场却蠢蠢欲动,开设影楼兼营汉服的李艳明已为市民赶着做4件汉服,地处北门街少数民族服饰齐全的靓色艺术服饰工作室已赶制多套汉服出租、向市场推介汉服,定做汉服,出售汉服,而且在昆明对汉服有所了解的爱好者也已经接单,向其他省份发出网上定制汉服,经营服装者也已向其他省份的商家订货,出现了汉服经营蠢蠢欲动的局面。

  汉服市场推广要戴文化帽子

 

  既然没有,肯定蕴含着商机,那汉服的商机到底有多大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杰称,汉服消失了这么多年,现在作为一种漂亮的服饰推向市场,里面含有较大的商机,因为汉服被冠以了汉民族、汉文化这样的帽子,被商家加以炒作,便有很大的市场,在茶艺界或演艺界、古琴界等文化工作者都可能会有一种认同感,可以加以开发,但要流行成为一种云南时尚潮流,目前来说不大可能,市场还需要培育、开发。


  服装设计师李艳明称,汉服商机非常大,要成为一种流行,必须加以现代的元素,加以改造,从这个角度来说,汉服的商机是相当大的,从这几天的市场关注度就可以看出来。第1页责任编辑:唐唐


  汉服的流行从宫廷开始


  李艳明介绍,汉服式样的初步确立是在夏商以后,到周代就逐渐完善,基本的形制在先秦时逐步成熟,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变革,但从历史资料和画片上看,汉族传统服饰的精髓却是不变的——飘逸灵动,端庄秀丽,有垂坠感,很有华美气质,穿在各人身上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体现了汉民族和汉文化的精神和气度,延续五千年之久。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满清时候“剔发易服”的政策,之后的一连串战争,西洋人蜂拥而至,让汉服突然间消失,从此流行起来的满服虽然有少部分汉服的元素,但改变太大,基本上看不到汉服的影子。


  从服饰起源来看,因为人们最先不会做服装,更没有设计师,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织成一块布便穿在身上,衣裳就不分上下。最先的服饰因难做裤裆,也不像现的裤子一样,汉服最先以曲裾袍子的形式表现出来,后又改成了直裾,到了唐代时,加入了对襟,圆领等样式丰富的服饰。


  因原来的流行不是靠媒体,而是皇宫中穿的衣服逐渐流行到民间,逐渐效仿流行,但汉服的特点,交领、右衽、束带(不用纽扣)等等变化不是很大。


  36名读者报名来秀汉服


  妙龄女孩为参加汉服秀“走后门”


  有关汉服才艺秀的报名于15日已截止,报名三天接到200余名读者打进电话咨询,连日来,新报的QQ讨论更是热火朝天,好像一夜之间人们都回到了古代,说话也时不时来几句之乎者也之类,同时统计出,参加报名选秀者共计36名,有的人已在全昆明全城搜索汉服,有的人已开始订做汉服。在15日报名最后一天,出现了对汉服秀痴迷的一幕:“16时6分,李小姐打进热线,要求参加汉服秀报名热线,而时间截止到16时,见工作人员婉绝时,她先是恳求,希望能让她报名,后她却开起了“玩笑”,说:”我手机上的时间还有两分钟才到16时呢,认为报社的时间不准,热心要求报名参赛。听着那边急切而又恳求的语气,报社工作人员破例登记李小姐为最后一名报名参赛人员。


  李小姐是云南民族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平日对古代文学特别感兴趣。近段时间由于忙毕业论文,所以直到昨日下午16时才得知汉服选秀的活动,报名过迟后,她灵机一动,想出上文提到的那一招“报名时间不准”。“也是奇怪,我平时从来不会撒谎的。怎么当时马上能面不改色的撒谎。呵呵,这可能是我和汉服之间的缘分吧,她说她非常喜欢汉服那种端庄飘逸大气的感觉,这次不参加,就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报名者张先生说:我可能是这批报名里面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56岁了。我想参加汉服选秀活动。之前,我们穿的服装是中山装,后来穿西服。我觉得汉服非常漂亮,比西服还美,在北京,上海已相当流行,云南经过媒体报道后,现在关注度非常高,他想汉服肯定会流行起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让自已秀上一把。

 

  选秀地点在黑龙潭公园,时间为22日(星期六),报名者可要记住哦,活动选秀分为两部份内容,第一部份为走秀、包含古礼仪等,先由老师统一教几遍然后上台表演,另外一项为才艺表演,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或谈古琴、或吹箫、唱古歌、诗朗颂、毛笔字展示等种种,道具由自已准备。

  同时,服装部份由李艳明提供以外,其余由靓色艺术服饰工作室免费提供。


  精明人盯准商机准备开家汉服店

  连续对汉服进行的跟踪报道,形成了一股汉服热潮,成为了市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精明的生意人盯上了这一块肥肉,看到了里面的商机,有的已开始动工制作汉服,有的正打算开店,出售汉服。


  准备开云南首家汉服店


  昨日,汉服爱好者陈华先生约见记者,在讨论对汉服的看法时,他说,云南有那么多喜欢汉服的爱好者,汉服是这样的漂亮扯眼,在云南开一家汉服服装店,生意一定会相当火爆,他准备挖掘汉服的第一桶金。记者随后在昆都转了一圈,开服装店的人们大都从本报上了解到汉服,有的表示对汉服不感兴趣,有的则想进几件货来探探行情。

  昆明已经有人在卖汉服


  “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昨日,上世纪90年代走红的服装设计师李艳明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她对汉服最感兴趣。她很多年前就开始设计汉服,并在昆明饭店后的东风巷里开了一个影楼,同时,兼营汉服。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