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省消费者协会了解到,“五一”期间,共接到消费者投诉1600多起,比上年减少20%,服装、鞋帽仍居投诉榜首。
服装鞋帽占投诉总量一半
“五一”期间,服装鞋帽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50%,质量问题是投诉的焦点。长春市民王女士在某商场花120元钱买了一双皮鞋,但是还没穿上三天,鞋底与鞋面就分了家。当王女士找到商家要求退货时,商家却表示“只能修,不能退”。
据省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大商场在“五一”期间的大力促销活动,使服装鞋帽的销量直线上升,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比较集中。但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服装类的“三包规定”,所以,出现问题时,矛盾双方只能通过协商解决,因此矛盾纠纷也多。
他表示,虽然我省有《吉林省鞋类三包规定》,但一些商家在遇到问题后,往往不按照“三包”执行退货、换货,结果导致矛盾的发生。
手机售后令人不满意
今年“五一”期间,人们对手机售后服务的不满远远大于质量。4日,钱女士在火车站某“手机广场”买了一部手机。在充了13个小时的电后,手机没用上10个小时,电池就没电了。当钱女士找到商家时,商家和售后服务部却踢起了皮球,谁都不给解决。“本来事情不大,换一个或修一下,能用就行了”,但是面对商家的这种服务态度,钱女士将他们投诉到消协。
“这么多年来,手机投诉一直是热点”,据省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手机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上,但是近年随着手机技术的逐渐成熟,针对手机质量的投诉少了,相反,对售后服务的投诉多起来。矛盾主要集中在商家遇到问题后不能及时解决,互相推诿的情况严重,造成投诉量上升。
通信服务宣传避重就轻
从投诉统计看,“五一”期间,有关通信服务的投诉居服务类投诉第二名。投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部分通信运营商在宣传服务项目时“避重就轻”,宣传不详细,不透明,导致一些用户在使用后,发现“免费”项目被收了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