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绸缎市场品位的整体提升,引得浙江这个产丝绸大省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量减价增”局面。16日浙江检验检疫局公布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省真丝绸产品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增长现象,但是出口单价却也迎来了近年来的新高。
根据统计,今年1月―3月份浙江省真丝绸产品共出口1770批、1050.75万米、3409.57万美元,同比减少16.27%、37.03%、12.07%;但是每米平均单价却由去年的2.32美元提高到3.24美元,同期比提高39.66%,平均单价涨幅达到了历史新高。
作为纺织品产品中档次最高的品种,真丝绸素有“纤维皇后”的美誉。其出口高利润引得该省的纺织企业纷纷投产,出口量在前几年一直处于大幅度增长状态。但是多数企业为了逐利忽视了产品质量,一味靠压低价格获得市场份额,真丝绸贸易在近两年出现“低价竞销”的恶性局面。
从今年开始,国际丝绸市场却因为各类贸易壁垒的加入及丝绸制品的流行,逐渐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来自浙江省的劣质真丝绸大量出口曾受到印度等国外大市场的反倾销调查;而服装新品发布会上一些耗丝量较大的产品开始流行,使得经销商开始更加关注丝绸产品的质量,而非价格因素。此外,丝绸产品在欧美没有配额设限,而其他纺织品受贸易摩擦影响,许多客商开始关注真丝绸和丝绸混纺产品,以减少经营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