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陕西光华纺织厂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调查
2006年04月12日   来源: 服装网  

    陕西光华纺织厂是我省农垦大型纺织企业,在历经一场场“风霜雪雨”之后,光华纺织厂虽然仍脆弱而艰难地“活”着,但欧盟和美国近年来对我国纺织品一次又一次的出口限制,却将光华厂推到了关车停产泥潭的边沿。 一时间,在光华厂发展问题上形成三种主张。在排除掉等待维持和争取政策两种主张之后,光华厂干部职工达成共识,要渡过难关,使企业摆脱困境,必须走技术改造之路,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提升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然而,一个困难企业要实现技术改造,谈何容易,技改资金从哪里来?技术力量从哪里来?产品销到哪里去?困难和问题接踵而来。 先是资金。向银行贷款,光华厂负债累累,银行不会给贷一分钱;向职工集资,职工收入太低,把握性不大;向内部挖潜,企业流动资金匮乏。穷则思变,光华厂采取三种办法应对资金问题:一是职工自愿集资,为此,企业印制了技改集资宣传提纲,多形式多角度向职工宣传技改的重大意义,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两次累计集资600万元;二是领导班子精诚团结,从亲戚朋友处拆借资金580万元;三是通过商务友好往来,客户提前预付购货款328万元。通过这些途径,光华厂累计筹措技改资金1500多万元,资金问题得以解决。 再是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光华厂职工的操作技术是叫得响的,九十年代末企业大都是搞来料加工,产品执行的是协议标准。本次技改是目前国内定型的最先进设备,能不能发挥出设备的最佳效能,能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全靠职工的操作技术。光华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技术力量:选拔180名生产骨干,分三批到其他企业学习操作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经验;在全厂范围内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活动、拜师学艺活动、操作选拔竞赛、设备完好比武,让职工的操作技能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建立健全企业技术机构,成立技术科,配备专业人员;常年聘请陕棉十一厂技术专家做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问题。 随着资金和人员的相继到位,2004年,光华厂投资285.1万元购置的293台布机安装生产,2005年又投资建成了一条新的纺纱生产线。近1800万元的技改很快使光华厂形成新厂、老厂、纺纱生产线“三头并举”的生产局面。企业纱锭总数由原来的3万枚扩充到4.7万枚。 产能上来了,作为技改效果最终体现的销售成了关键。光华厂采取多种办法,全力加强销售工作:开辟销售基地,在广东佛山盐步世贸城、湖北襄樊、浙江湖州织里设立三个销售窗口,年销售棉布698万米、棉纱150吨,年销售收入2213.5万元;厂长、经营厂长亲自跑市场,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产品利润最大化;同省纺织供销公司联手,使产品销售进入国棉一厂、四厂、八厂;争创一流售后服务,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反馈跟踪制度,赢得用户信任;实施质量夺市场、品牌创效益战略,2005年,光华厂按欧美标准生产的出口产品成功打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通过技改,光华纺织厂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824万元,同比增加577万元。293台布机年增加产量762万米,增加产值1503万元;1.7万枚纱除满足正常生产需求外,年增加售纱1500吨,年增加产值2200万元。今年一季度,光华纺织厂棉纱产量达到1426吨,同比增加25%,实现工业总产值2438万元,同比增加28%,实现销售收入2591万元,同比增加27%。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