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沪一游客携“阿迪达斯”包入境法国被认定为假货遭没收 
2006年04月12日   来源: 服装网  

  “我们的团整齐地在法国海关排队,接受入境检查。突然,一名30多岁的男游客被拦截了下来。”昨天,在上海一家旅行社担任了四五年国际导游的钱程(化名)向记者回忆起近期带团赴欧洲旅游时发生的状况。
  那名男游客被拦截下来的缘由是他手中那只假冒的“阿迪达斯”运动包。经过法国海关的查验,这只运动包被认定为假冒产品。检查人员随即将包内物品全部倒出,给了这位男旅客两只塑料袋,供盛装物品。那只假冒的“阿迪达斯”包被当场没收。
  而在钱程的记忆中,自去年以来这类检查在法国海关不定期出现,一旦被查到,总是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有点狼狈。“应该是抽查,时松时紧,紧的时候每个月都有不少旅客携带的假冒物品被当场没收。”钱程说。

  [阿迪达斯、耐克是欧洲防假力度最大的品牌]

  “品牌监察员”常驻海关协查
  钱程在对这些没收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检查力度最大的是阿迪达斯和耐克两个品牌。“可能是因为携带和穿戴这两个品牌的服装、物品出境的游客较多,路易·威登这些比较高端的品牌,检查反而要少一些。”
  钱程说,在海关检查的时候,通常是品牌厂商的工作人员协助海关人员一起进行,这些人员被称为“品牌监察员”。“服装的判别主要是款式、面料、做工,他们往往很容易鉴别出是否假冒。”
  钱程表示,出现上述情形的主要是散客拼团,不少人是第一次去欧洲,并不了解当地的法律。而上海大型旅行社在组团时往往都会向销售经理、导游、领队等关照,务必在出发前的说明会上向旅客介绍当地相关法律情况,提醒不要穿戴和携带仿冒名牌产品。

  [携带假名牌入境欧洲的恶果]

  最高罚30万欧元外加3年监禁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荣誉执行代表刘钊。法国精品联合会集中了法国精品界69家企业。1994年,联合会在推动法国《龙格法》(《LoiLonguet》)出台,以及成立国家反假冒产品委员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该项法案获得通过后,他们除了宣传法案之外,还与法国海关合作开展长期的打假活动,尤其是自2004年起,这一打假活动更加大了打击力度。
  据刘钊介绍说,按照新规定,凡是在法国购买或者使用假冒名牌产品将会面临重罚。在处罚力度上也将视携带数量的多少而定,通常情况下5件以下的予以没收;5至10件的还要追加罚款,罚款的金额为正品名牌价值的2倍以上不等;10件以上的会被视为制售假冒产品,将会被送法庭审理,制裁最高可被处以30万欧元的罚款并被判3年监禁。

   [法、意两国的品牌保护力度]

  打假和处罚并非专对中国游客

  刘钊表示,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法国和意大利是品牌与时尚汇集之地,品牌恰恰是价值的基础,打假力度也较大。在法国机场,除了“品牌监察员”不定时抽查之外,海关官员和警察也会进行例行公务检查。
  “相对于法国而言,意大利的打假更为严格。”据刘钊介绍,意大利的所有景点都会有警察、宪兵、海关官员和便衣在巡逻检查。对于购买和使用假冒名牌产品的人员处以最高1万欧元的罚款。
  当谈及这项处罚对中国游客欧洲旅行的影响,刘钊表示,打假活动和处罚是针对所有出入境人员的,并非专门针对中国游客。但由于中国出境游客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春节、“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等旅游旺季,刘钊还是特别提醒中国游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这些品牌监察员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是鉴别各种品牌的专家,能够一眼就看出是不是假冒名牌。”据悉,除入境之外,携带假名牌出境一旦被发现,也将处以相同的处罚。
  不仅假冒名牌可能在国外海关遇阻,一些看似普通的东西,也有可能被扣罚。昨天,上航国旅培训部主管唐博特别作出提醒。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