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质量作为监督重点,进一步规范管理,让惠州生产出更多的名牌产品。
【现象】与数以千计的纺织服装企业相比,名牌产品太少
在我市众多的纺织服装产品中,富绅、圣马龙、真维斯、泗洲塔等产品已经成为国内或省内知名品牌。其中,富绅于2004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去年,富绅被定为国家免检产品。然而,与数以千计的纺织服装企业相比,我市的名牌产品还是少数。在几千家企业中,来料加工、订单、贴牌的企业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说,除了前面所讲的几个自创品牌外,其余的大都是“给她人作嫁衣裳”,没有自己的品牌,更不用说知名的品牌和自主品牌。
【原因】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缺乏创名牌意识
我市纺织服装产品名牌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关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少,许多企业追求“短、平、快”,很少在研发工艺、花色品种等方面投入资金。而要创名牌,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成效。不少企业存在“舍远求近”现象。
其次,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认为给别人加工服装(即贴牌生产),虽然利润不多,但是自己不用冒太大的风险,能赚多少钱可以算得到,不注重品牌的塑造,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再次,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淡薄,缺乏品牌的保护意识。个别企业多年来辛辛苦苦创下的品牌,要么被人抢注,要么被人吞并,知名品牌昙花一现。
【措施】支持服装企业培育自主品牌
近两年来,市质监局对我市的116批次纺织服装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约为80%。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已有一定规模,而名牌产品却太少。市质监局质量科负责人对记者说,市质监局将依据《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及《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纺织服装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贯彻实施有关技术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大力推进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促进、监督、支持服装企业培育自主品牌,争创名牌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观点】推动纺织服装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
市中小企业局发展与技术进步科科长、惠州市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邓勋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壮大,生产出更多的国内乃至国际的名牌产品,市中小企业局及纺织服装协会将积极组织有品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参加相关的博览会、展览等,推动这些企业的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加强对企业的培训,促使更多的企业执行《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标准。对企业申报国家、省名牌工作进行辅导并提供方便。另外,还将组织开展中国惠州男装文化系列活动,提高惠州男装乃至整个纺织服装产品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