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时尚北京博览会“大红门日”主题活动日前在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区隆重举行。“大红门日”主题活动展示介绍了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区区域发展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大红门地区是丰台区乃至北京市的一个重要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南苑乡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市场经济的新路子,完善服务和管理,使大红门的服装加工、销售行业从自发不断走向成熟,昔日的“浙江村”迅速成为了享誉京城乃至全国的服装特色商业区;目前大红门地区已经形成了依托华北,面向全国,辐射亚、欧的服装轻工产品集散地。这个地区汇集了大批江、浙、闽、广、港澳服装业巨商的资金与货源,货物日平均吞吐量达1600吨,高峰期日吞吐量超过2000吨,年交易额占全市同类商品交易额的54.5%。大红门地区现有服装、服饰、面料市场22家,营业面积近60万平米,1000多个服装品牌,包括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汇集此区域。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天雅大厦、京温大厦、福成大厦等现代商厦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经营态势。如今的大红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服装汇聚的品牌,一个即将形成的北京服装商务核心区。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大红门地区的发展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带领市委、市政府领导、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大红门地区进行了调研。
目前大红门地区正以刘淇书记的指示精神为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产业优势,结合实际制定了发展规划和目标。大红门将在历史形成的服装轻纺产业基础上,建立国际商贸功能区,把它建设成为国际型的以轻纺为龙头的轻工产品商贸区。利用原有产业优势,以国际化为标准,整合上下游,打造完整轻纺产业链,建设国际认同的集商贸、展示、包装、组装、交易、仓储、配送、设计、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平台,市场强力辐射华北、华中、华南、亚太以及欧美等地区和国家。放大品牌效应,以“大红门”品牌为发展龙头,充分聚合行业的人才、信息、资金资源,实现以功能优化、分工合理、高标准的平台来带动产业升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