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长期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导致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一次意义深远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可能波及全球制成品市场。
中国一家电子制造厂深圳 Well Brain 国际工厂已经将工资提高,以便争取招聘到更多的工人。劳动力短缺现象正在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因此中国中产阶级家庭也在快速膨胀,而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的利润可能减少。全球制造商已经在谈论将工厂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如越南。
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Well Brain 工厂的变化非常明显。去年,生产小电子产品的中型企业 Well Brain 已经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的福利,甚至派出一个招聘小组到全国各地寻找工人。
三年前从没有听说企业有这样的行为,当时有数百文年轻人仍在大量涌入深圳,找寻任何工种。
Well Brain 人力资源部经理梁坚(音译)说,现在我们贴出招聘5个人的广告,可能只有一个人来面试。
虽然工厂老板在不断抱怨,但局势还是露出一点希望。经济学家说,劳动力短缺刺激公司改善劳动条件,以奖金和福利为条件招募更多工人。
这些变化也预示,中国可能已经攀上经济阶梯,工人们不在单纯地寻找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装配工种。提高工资可能加快中国消费者开始采购其他国家的产品,从而帮助平衡国家巨大的贸易顺差。
香港瑞银(UBS)一位经济学家 Jonathan Anderson 说: “ 中国将发生的下一个巨大变化是他们摆脱低端产品:玩具、纺织品和运动设备,开始生产不同的产品。”
2004年后期就出现少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政府领导人认为只是临时现象。但他们现在说,这可能成为一个更加持久的现象。专家说,劳动力短缺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发烧,农业减税导致农民更愿意务农,而当年轻人开始离开工厂的时候,工厂则继续在扩张。
内地也在快速繁荣起来,以前到外地打工的人现在可能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打工。
世界最大的贸易公司之一利丰公司(Li & Fung) 近期说,劳动力短缺提高中国的生产成本,公司已经被迫多头努力,寻找其他亚洲工厂的货源。
香港利丰公司(Li & Fung) 总裁 Bruce Rockowitz 说:“ 中国今天的情况与三年前大不相同,在中国做业务的成本加大。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最低成本生产国。人们开始转向越南、印度和孟加拉。”
据政府数据,在深圳、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2004年最低月工资平均在58美元-74美元(不包括福利),但在过去三年中几乎由于政府命令提高25%。
代表跨国企业的较大工厂的月工资一般在100美元-200美元,现在也在提高。
政府说,去年底广东省缺少50多万工人,福建缺少30万工人。政府官员说,即使浙江省今年也缺少大约20万-30万工人。
高盛和其他专家指出,从人口统计变化上看,15-24岁的年轻人数量已经开始减少,他们是民工的主体。同样,18-35岁的妇女数量今年也开始减少。
妇女在中国非常关键,因为工厂喜欢雇佣很多来自农村的妇女,她们愿意在外面工作3-5年,多挣些钱后再回家结婚。中国的只生一胎政策也加速了劳动力不足现象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