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纺织工业城”23日在安徽阜阳成立。成立仪式上,有关负责人向包括江苏纺企在内的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发出了热情的召唤。而在稍后举办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上,专家们直言:进入新的世纪,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面临着产业提升的挑战,由于原先所具备的土地资源及价格优势、劳动力价格优势均不复存在,以纺织服装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实已经失去了在本地再发展的优势。
“受利益驱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要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再度提升核心竞争力。记者了解到,阜阳技术工人的月工资仅为800元,约为发达地区的一半;而有诚意去投资的大中企业,还能享受到廉价的土地价格,“洼地”效益十分明显。
同样一个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还能继续发展吗?相信这是不少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对此,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处长顾强认为,产业转移的核心应该是发展产业集群。他表示,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单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产业链和另一个产业链,一个地区和另一个地区的竞争。如意大利的服装业,全球共有199产业集群中心区,意大利占到69个,又如美国的信息产业主要集中于硅谷等9个地区。
然而顾强也提醒说,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往往只看中中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殊不知,成本优势事实上不仅仅包括廉价劳动力。企业不该只关注地区的工资成本,还应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管理成本、客观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地区行政成本等。(许芬 刘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