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铸管集团总经理助理、襄樊三五四二纺织总厂厂长、书记胡福生于1995年5月,在3542工厂处于最困难的时候接任厂长职务,面对种种困难,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员工知难而进,锐意改革,将一个累计亏损4800万元,债台高筑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高档服装面料的研发和生产基地。1999年以来,企业每年以递增13.5%的速度连续六年盈利超千万元。2005年实现产值4.053亿元,销售收入4.056亿元,利润1516万元,利税4583万元,成为集团公司十大盈利厂家之一和湖北省纺织盈利大户,在全国纺织行业利税排名第20位。
科技先行拓市场
胡福生厂长具有改革家的战略眼光和气魄。他上任后,大胆在工厂提出了"抓基础、创品牌、增效益、求发展"的思路,坚持在企业进行改革,紧密围绕市场作文章。早在2000年,胡厂长就认识到企业要摆脱困境,必须要进行新产品开发,便果断地在生产精梳纱、高档服装面料上创品牌,分步实施设备改造的战略决策。企业及时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的新产品开发办公室,不求大而全,只求少而精,进行重点突破。工厂先后投资3亿多元,从英国引进精梳联合机,从日本引进了4台浆纱机、10台自动络筒机、301台不同幅宽的喷气织机,还从瑞士引进了整经机、气流纺机,从美国、德国引进了空压机等。这些先进设备的引进,为工厂走向世界,赢得市场,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工厂实施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这绝对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工厂全体员工卧薪尝胆、艰苦创业的结果,也是以胡福生厂长为领导的新一届班子科技先行拓市场,提高企业核心力量的结果。目前,3542生产的福龙牌纱、布新产品陆续闪亮登场,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以人为本重德才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乃是人才的竞争。胡福生厂长经常告诫大家,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加强队伍建设。3542厂有员工4600多名,其中中专以上的1700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有187人。为进一步在强化现代管理中弘扬人文精神,近年来企业组织50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先后赴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家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提高管理能力。在人才管理中,企业除每年都要从高校引进专业人才外,近年来还投资700万元,新建大学生公寓,配备了电视、电话、宽带网络,尽量改善技术人员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对于新招员工则坚持三个月的企业精神、操作技能、规章制度、安全卫生等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者方能上岗。对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和各类技术人员,每年利用星期六、节假日集中组织学习都在120小时以上,一线员工学习也不少于80小时。企业还不失时机地组织开办各类技术培训班,让职工对口学习,抓紧"充电",最近又组织了78名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了成人纺织工程函授班。此外,企业关心干部的学习生活,每年安排管理人员年休,到国内外休养度假,组织年轻员工参加拓展训练,增强他们对企业的热爱和依恋。
勤政廉洁做表率
认识胡福生厂长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工作狂"。胡厂长个人几乎没有什么嗜好,但是一谈到工作他总是滔滔不绝。他经常半夜仍在找人谈工作。胡厂长身患高血压和颈椎病,但在他住院期间,仍然在病房办公,病情稍好,又回到车间。企业员工都深深为他这种敬业精神感动。近两年,工厂效益好了,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代表们联名为他请功,一致要求给胡福生厂长奖励,他总是坚辞不受。他说,我领情不领奖。胡厂长生活非常俭朴,出差吃住只求温饱,而且经常告诫自己身边的人要勤俭节约。他的办公室安装空调几乎是全厂最后一个。他总是说,企业的好坏关键看一把手。他对自己严格要求,高于企业每一个员工。一次,他出差回厂直接进了车间,情急之下没按要求戴工作帽,员工发现后给他指出,他当即认错。按规定员工这样违纪一次罚20元,而胡厂长却自罚100元交到财务部,令全厂员工深受教育。
在胡福生厂长的带领下,3542厂多次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工业企业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企业、湖北省管理示范企业、湖北省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第五、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胡福生厂长本人也先后被评为"九五"期间全军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湖北省优秀企业家(金牛奖),全国纺织行业创业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