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要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外地品牌“叫板” 安徽服装产业遭遇“品牌”之痛
2006年01月24日   来源: 服装网  

    近年来,随着安徽大市场的崛起、城隍庙的重新装修以及白马服装城、中绿服装城等的兴起,合肥已经成为安徽乃至华东地区一个重要的服装集散地。但细心的人们发现,在众多服装批发市场上,却很难寻觅安徽本土服装品牌,安徽服装产业正遭受“品牌”之痛。外地品牌“叫板”合肥

    现在正是各种服装热卖之际,但是,在安徽的一些大商场的众多服装品牌中,外地品牌“叫板”合肥服装市场,极少见到合肥乃至安徽的品牌。安徽仅存的几个品牌,卖的价格与外地知名品牌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服装产业的发展与其品牌的建立有很大关系。”元一时代购物中心品牌服装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普通的服装品牌很难进入到高档的商场,而品牌服装就不同了,中高档消费者和商场对品牌服装都是很欢迎的。”近年来,在外地品牌的冲击下,不少安徽本土服装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而多家服装企业出现停、转现象,有的改为从事订单加工,挣个辛苦钱。订单加工的服装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的品牌。”

    昔日的品牌纷纷“夭折”

    几年前,作为中国皮装十大品牌之一的“华贝”皮装,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深受市场的“青睐”,但好景不长,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华贝”还在“硬撑”。

    据相关资料显示,安徽服装曾有过骄人的成绩。作为省内服装设计力量最强的安徽省服装设计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在全国获得过服装设计二等奖:银剪刀奖。安徽的红方、富爵曾经在国内服装业声名显赫,知名度非常高。而现在,“红方”品牌已经被拍卖出去,“富爵”更是江河日下,如今这些曾经给安徽带来荣誉的品牌,在服装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

    “作为一个做服装的人,安徽服装品牌的衰落让人很痛心。”合肥好运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到。

    合肥好运“联姻”贝尔丹·乔

    对于安徽服装产业品牌的“缺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安徽服装业可谓先天不足: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设备不足,像上面提到的一些仅存的安徽品牌,其生产规模不过几十台设备,多的上百台,与外地企业动辄上千台的规模无法相比。

    “但是安徽发展服装优势也非常明显。”李先好认为,首先从市场来看,安徽一年的服装消费总额在300亿左右,而安徽本土服装企业生产能力仅能满足需求的3%;其次,随着沿海地区服装加工产业向中部省份的转移以及安徽众多服装批发市场的兴起,安徽服装企业迎来了发展的良机。

   “走品牌化之路,是自创品牌还是与国外品牌联手,安徽服装企业面临抉择。”合肥好运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好认为。“拿下国外知名品牌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合肥好运制衣“联姻”意大利知名品牌贝尔丹·乔,并采用专卖店的销售模式迅速在安徽扩张,已经在芜湖、六安、合肥、亳州、江苏等设立了专卖店。据李先好透露,合肥好运制衣生产的贝尔丹·乔精品男裤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国家权威检测质量合格产品。(记者李世兵)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