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发表讲话时提出五项具体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包括给予所有和中国有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份商品零关税待遇;
今后两年内免除或以其它处理方式消除所有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2004 年底前对华到期未还的全部无息同低息政府贷款;中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对发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协助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医疗设施的改善;并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三万名各类人才。
非洲作为一个中国政府重点帮助的地区,注定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非之间友好的政治关系将为两方的经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个能够为中非纺织产业合作提供良好契机的时代。
并不陌生
据了解:纺织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二大产业,截至2004年底,经商务部批准的境外纺织服装企业有114家,中方投资7.15亿美元,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对于走进非洲应该更不陌生,从六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在当地帮助建立了一些纺织项目;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纺织品出口仍受到配额的限制,一些企业为了躲避配额限制,规避贸易风险,纷纷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在非洲等地开办工厂。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一一摆在面前。
原本以为配额取消后就万事大吉的纺织业界仍然面临多种困境,国家对此则积极倡导纺织企业“实现原产地多元化,优化外贸出口”,“走出去”再次成为规避贸易风险的良计,但这一次不仅仅是规避贸易风险这么简单,也是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机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获取各种海外资源。而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融入经济国际化潮流,需要“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
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国商务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举办了“南南合作和投资非洲研讨会”,以推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到非洲投资。而一些已经走进非洲的企业也取得了成功。
福建的周建青受同乡鼓动,到埃及考察了投资事宜;并于2001年在埃及投资。现在,周建青在开罗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产品展示架,展示的有打火机、服装、电机和汽车配件四大类,而他在埃及创办的(中国)鑫裕来服饰有限公司利润不错。
2001年至2004年,在非洲投资的福建企业已经达到23家。
“穆隆古希”是由青岛纺织与赞比亚合资的纺织企业,3年时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了赞比亚最成功的纺织厂,累计上缴税费达200万美元。并利用非洲产品出口欧美无配额限制的规定,成功出口美国。
全力支持
中国政府为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非洲,制定了专门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拓展业务,如政府提供贴息贷款,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简化审批程序等,重点促进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项目。中国政府专门投资上亿元在非洲设立11个投资贸易中心,为国内企业投资非洲提供服务,设立专项贴息贷款,鼓励在非洲投资设厂。发展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不仅有助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克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瓶颈问题,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现在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最佳时期,双方政府鼓励,非洲整体政局稳定,两地产业结构互补。
政策诱惑
随着社会的稳定,非洲发展经济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整个非洲不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且有着良好的投资和合作政策。如从非洲国家出口产品到欧美国家不受配额限制,并可享受普惠制和最惠国待遇等,投资发展潜力巨大。
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和欧盟《科托努协定》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方面给予非洲国家的优惠待遇依然有效,《法案》为48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以下简称“黑非洲”)国家提供了单方面贸易优惠条件,符合该法案条件的黑非洲国家在8年内可按普惠制(GSP)向美国免税出口460种商品。其中在《法案》安排下受益最显著的是纺织品和服装,而且其中5类可免关税、免配额。根据该《法案》,肯尼亚、毛里求斯、莱索托、马达加斯加、斯威士兰和南非等非洲国家可以向美国出口利用产自第三国面料制造的纺织品。毛里求斯、菜索托、纳米比亚和约旦等国为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对投资纺织和服装行业的外资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投资看点
非洲作为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许多国家都具有单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在非洲的很多国家纺织业被当成仅次于矿业的产业来发展,他们希望经济多元化发展,不用依赖某一种产品或者某一种资源性产品,希望大力发展像纺织服装这样的产业。非洲投资网的王文明总经理向本刊记者介绍了非洲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情况和投资环境,“从整体来看,非洲的纺织服装是比较落后的,相对来说,中国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生产设备是比较适合非洲的发展需要,而中国产品的价格和技术水平也比较适合非洲。中非纺织的发展合作前景应该不错。非洲国家最近不断地调整政策,也开始搞一站式服务,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都能提供比较好的服务,简化了审批手续,特别是非洲国家对于和中国的合作非常欢迎,意识非常强烈,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特别希望和中国合作。”
非洲国家有许多有利贸易政策,鼓励到非洲投资。但非洲这样超过8亿人口,每年贸易额在2500亿美元以上的大市场,它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平衡。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30个在非洲,在非洲有19个国家人均GDP和中国持平,6个GDP超过3000美金。
“具体国家要具体分析,各国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基础和投资条件也不尽相同。”王总介绍说到:北非国家纺织业较发达,埃及,尼日利亚等国纺织及相关产业比较发达,产品出口量也较大。
纺织是埃及传统工业的支柱产业,埃及和苏丹两国已取代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出口国。埃及服装制造业具有一定规模,这些企业主要是生产加工出口欧美的服装。同时,阿联酋的服装价格非常低,势必对埃及服装市场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埃及建厂,还必须考虑阿联酋的市场。但总的来说,去埃及还是比较适合技术合作,最近在中国非洲经贸洽谈会上,一位埃及贸工部下属纺织工业中心的领导谈到和中国合作的意愿时表示,目标主要在人员的培训,技术的交流,设备和技术的转让。埃及纺织厂设备较为陈旧,纱线、布料等原料性产品质量较差,我纺织企业可与其合作,协助埃纺织厂进行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对于在埃及建厂,虽然说政策和环境都还可以,但是要考虑到由于政府审批非常繁琐效率很慢,花在审批上的时间刻能会比较多。
东部非洲也产棉花,但纺织服装生产加工能力比较弱,合作潜力很大,基本上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印染都有投资空间。目前中国同赞比亚合作的友谊纺织厂已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
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投资环境不错,中国一家仅100~200万投资规模的小型服装厂在其设厂,产品主要面对本地及周边市场,一年内便收回全部投资。因为目前津巴布韦利用高关税把许多中国产品档在门外,而在当地建厂不受关税限制。津巴布韦和欧美有关税和配额方面的优惠安排,中国企业在那里设厂,产品容易进入欧美的市场,这样的投资有一定的优势。在莱索托也有许多外国公司设厂,产品主要辐射南非市场。
安哥拉则害怕把市场扰乱,并不喜欢做贸易,而是欢迎技术投资。
南非服装需求量非常大,在这个市场建厂的可能性大,但是问题不是没有,在南非,7个人就能成立工会,工人问题以及某些地区的安全问题会成为一定的障碍。
中西部非洲的坦桑尼亚,相对来说纺织业的发展比较空白,投资政策不错,但是在治安,政府腐败等投资环境上存在一些问题。
埃塞俄比亚比较适合做小型服装厂,进行简单的加工,但不适合作贸易,因为当地是不容许做贸易的。
对非洲56个国家来说,有些国家比较乱,但也就是6~7个国家,如刚果的内战,科特迪瓦的政变。跨国经营毕竟不是在国内,不是很容易,文化法律环境都有不同,这些政治经济上的风险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是充满了机遇,目前有30万华人在非洲,劳务工人有10万人,另外的20多万在做生产和贸易。
王总针对有些企业家对走出去的顾虑解释道,“非洲的每一个国家不一定适合每个企业,每个人,但必须先走出去看看,企业和企业的情况不同,也要因地制宜,把握市场的机遇。企业不应该再等待了,应从全球范围看问题,产业转移的规律,全球化的分工,市场要素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格局的变化是必然的,走出去是必然的,怎样去利用和开发非洲,是值得企业重视和发展的。”
链 接
肯尼亚的投资环境
肯尼亚共和国方圆58.3万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2910万.肯独立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肯尼亚执行对外开放,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其主要投资优势如下:
投资补贴
投资补贴主要用于鼓励在加工业和旅店业方面的投资,投资补贴为60%.保税工厂实际补贴率为100%.
关税
用于加工复出口的材料及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所需原料的生产免进口关税.
区域市场
肯是东非合作体(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成员国,同时也是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东南非共同市场人口近3亿,成员国之间享受优惠关税率.
洛美协议
肯产品进入欧盟享受关税减免,出口没有配额限制.贸易优惠包括所有工业成品,大部分农业制成品和加工水果和蔬菜自由进入欧洲市场.
普惠制
肯加工产品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挪威,瑞典,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大多数国家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赞比亚投资环境
赞比亚面积75万平方公里.人口940万。目前,赞推出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
取消外汇管制,外国企业资金进出赞比亚无限制,资金的流动和汇兑无控制,投资者的外汇和利润可自由汇出.
外国投资企业投产后前五年可以免税.
中赞两国于1996年6月21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赞比亚政府关于鼓励和互相保护投资协定》,这为两国投资者相互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赞议会于2001年10月2日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法案,并在2002年底成立了出口加工区局。所有获准在出口加工区内经营的公司,无论区域开发商还是企业,都可享受出口加工区法案规定的下列税收豁免权。包括:股息所得税;利息所得税;特许税;原材料、机器、半成品资本货物及服务进口税;进口增值税以及国产税。但规定所生产的产品80%以上必须出口。
近几年,赞比亚陆续加入了南部非洲共同体、东南非洲共同市场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进口货物贸易只要符合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相互间实行进口零关税;与发达国家签订了"非洲发展与机遇提速法"协议,出口美国的纺织或服装商品享受优惠待遇,与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等十九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赞比亚是目前非洲国家中投资贸易环境比较好的国家之一.我国内公司应及时利用目前赞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开拓赞投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