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要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纺织品曲线出口 06年纺织贸易相安无事
2006年01月19日   来源: 服装网  

  “欧盟委员会有信心,自从跟中国政府在达成纺织品协议后,去年夏天的情况不会再出现。”1月18日,在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秋冬时装展上,欧盟委员会驻港澳办贸易及经济事务部主管罗佳思(Michalis Rokas)表示。
 
  罗佳思解释,去年对10种5类产品设限,是因为这些产品对市场影响最严重。“今年我们可以使用去年未用完的配额,也可以在10种产品中配额互用。所以即使某一类的产品已经接近配额上限,我们可以用其他类别没有用完的配额进行补充,这样的灵活性一直会持续至2007年。”

  但是业界仍然担忧,不排除欧盟会使用同样理由,对其他产品设限。香港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学家潘永才说:“在去年的中欧协议中,欧盟只是说会‘克制’使用242条款对中国其他产品实施限制,这是个没有实质承诺的用词。”

  纺织厂商的质疑

  罗佳思的话不能消除在座的中外纺织企业的疑虑。一些欧洲记者更毫不留情地指出,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商,而他们的纺织品的原料来自中国,欧盟在自己获得成功的同时,却对中国的纺织品进行了设限。

  中欧协议的规定是到2007年年底,罗佳思说:“对于中国的纺织品,适用242限制条款(该条款允许从2005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4年内可对中国实施纺织品进口限制),欧盟贸易谈判代表曼德尔森提出,在这些协议涵盖范围以外的产品类别中,到2008年,欧盟将承诺,根据242条款来实施限制,这是个非常明确的说法。”

  香港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1月1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2008年的情况表示怀疑,“欧盟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

  “不管今年是不是相安无事,至少欧盟去年已经对我们造成伤害。”一位参加香港服装展的内地服装企业老板说。这位从事毛纺服装的企业家质疑欧盟所谓的“贸易自由化”的意愿。“为什么美国方面不对羊毛针织衫设限,而欧盟的5类配额却要限制所有针织产品?而且美国的配额号以成分来分,限制棉、化纤,并不限制羊毛等中国的特色原料。但欧盟全都限制。”

  他对去年中国商务部的表现表示满意:“今年的配额薄部长已经替我们搞定了,他很务实。配额其实还是不够,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至少需要每年30%的配额增量。”他表示,配额量仍然严重不足,很多企业拿不到配额,只能去市场购买。

  另外一位江苏企业的代表告诉记者:现在欧洲5类配额的“市场价格”是15.8美元/打,而在全球取消配额制之前,2002年价格最高的时候,也不过人民币85元/打。“一打12件,就是说,每件服装的成本会比原来高出1美元以上。”这位代表说。

  香港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认为,重启配额,使原先进入内地的港商面临窘境。“在内地,一般是按上一年的出口量定配额,但是这些港商主要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因此很难拿到足够配额。”潘永才建议,香港企业和内地企业应该进行互补。由于内地服装企业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港商生产高端产品居多,因此内地企业可通过与香港公司合作打入高端市场,而香港公司却可以借内地的配额扩大出口。

  事实上,这种合作并不容易,正如上述江苏企业代表所说,内地企业如果把配额出售,下一年的配额可能会减少。“许多内地企业希望借道香港或是其他第三地曲线进入欧美市场。”这名江苏代表说,“去年我们出口时间早,所以大部分货在贸易争端激化之前就出口了,剩下的部分由客户帮我们在第三中转地处理。”据了解,一般中低档服装不适宜通过这种中转地出口。“一般公司的成本至少增加2.5美元/件,有部分公司会更高。”

  目前这种第三地,主要有香港、澳门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但是用这些地方的配额或是绕道而行也有成本,公司必须要证明,其产品是该地区或是国家生产的,这会产生处理费用等问题,甚至针对当地政府官员的一些腐败现象也由此而生。”上述江苏企业代表告诉记者。

  中国的谈判筹码

  尽管业界批评声不断,罗佳思仍认为,今年的中欧纺织贸易会相安无事。

  他向欧洲的纺织厂商呼吁:“我们不能再回到配额制时代——这在2005年1月1日就已经消除了,欧盟已经给自己10年的时间来适应。很多在中国投入巨资的欧盟纺织品商人看到了作为WTO成员国应有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要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原因。”

  他强调,“去年以来,欧洲的消费者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否则会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此外,罗佳思指出,尽管有纺织品争端,但中欧之间的合作前景更为重要。“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这对欧盟非常重要,有2.5亿中国人在未来的5-7年内会使用我们的奢侈品。我们帮助中国的出口,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的企业尽快适应。”

  潘永才对今年中国服装出口表示谨慎乐观,“由于预期美元加息见顶,全球经济增长会加速,而且欧洲、日本已经看到经济的实质复苏,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去年在石油上涨过程中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些都有助于促进今年的消费。”

  “但未来不排除欧美国家采取反倾销等其他特保措施对中国产品进行设限。”潘永才提醒说,“近期中国鞋受到欧盟反倾销调查就是一例。”但他认为,中国也有自己的牌可打,“正如罗佳思所说的,奢侈品领域是欧洲人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他们在这方面也会有求于中国。此外,薄熙来部长说过,8亿件衬衫才换一架空中客车,欧盟的空客、美国的波音等,都可能是谈判的筹码。”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